大连普兰店石固社区:茉莉花撬动“花香经济”产业链

2025-04-23 13:04:38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张蕴

正午的阳光透过玻璃棚顶洒在花田间,辽宁大连市普兰店区皮口街道石固社区22岁的主播刘欢早已架起手机支架,调整好补光灯,开始了当天第二场直播。他手持一盆含苞待放的茉莉花,镜头对准翠绿的枝叶和洁白的花苞,语速轻快地向观众介绍:“这盆茉莉花苞饱满,现在下单不仅能享受八折优惠,还赠送一包专用营养土!”评论区瞬间被“已拍三盆!”“多久能发货?”等留言刷屏。短短3小时内,直播间的销量便突破2000盆,后台订单打印机“嗒嗒”作响,花农们穿梭于花田间紧急备货,甚至需要向邻棚借调花卉以满足激增的需求。

刘欢的直播间是石固社区花卉销售转型的缩影。从线下拓展到线上、从花卉种植延伸到文旅融合,石固社区以小小茉莉花为支点,撬动乡村振兴“一路繁花”的产业链。

直播带货点燃销售热潮 引领产业发展

过去,这里的花农大多依赖传统线下市场,花卉售卖完全依赖于职业经理人的销售。2024年起,社区开始探索“电商直播+职业经理人”模式,通过系统化培训培育了30名助农主播,并从中精选10人组建了6个专业直播账号。这些主播不仅展示花卉产品,还通过分享养护知识、场景搭配技巧,甚至带领粉丝“云逛花田”,构建起沉浸式的消费体验。刘欢的抖音账号现已积累1.8万粉丝,单日最高销量达3000盆,月均售出茉莉花6万盆,成为社区直播带货的标杆案例。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春季,石固社区花卉总销量突破600万盆,销售额达200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5%。其中,茉莉花以300万盆的销量独占半壁江山,单价从8元涨至10元,涨幅高达25%。盆栽毛竹、绣球花等品种同样供不应求,小丽花销量达100万盆,绿植类产品持续热销。

花农陈祥林算了一笔账:“今年花卉行情好,再加上我们直播带货,单棚能增收一两万元,大伙儿干劲更足了!”

支撑这一火爆态势的不仅是电商直播的创新模式,还有线下渠道的稳健拓展。

职业销售经理人团队负责对接全国批发市场,将线下订单覆盖北京、天津、石家庄、上海等20余个城市。

线上与线下的“双轮驱动”,既保障了传统销售渠道的稳定性,又通过直播开辟了增量市场。石固社区党总支书记王国鑫表示:“我们通过数据分析发现,线上消费者更偏好小规格、高颜值的盆栽,而线下批发商则倾向大宗采购耐运输的品种。这种精准的市场分层让我们能灵活调整产品结构。”  

多维夯实发展根基 探索长效振兴路径

刘欢回忆:“第一次直播时手抖得连花盆都拿不稳,经过专业培训后,我们学会了如何用特写镜头突出花苞细节,用背景音乐营造氛围,甚至设计‘买三送一’的促销话术。”此外,社区还邀请职业主播进行“一对一”辅导,帮助花农从“田间能手”转型为“带货达人”。

石固社区花卉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皮口街道的多维支持。街道从资金补助、党建引领、人才培训、基础建设到宣传推广全面发力。该街道成立花卉产业联合党委与石固花卉党支部,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推动社区花农标准化种植。党支部定期组织技术交流会,邀请农业专家指导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等关键技术,有效提升花卉成苗率。

人才培训是产业转型的核心。街道多次组织年轻花农参与大连市直播助农培训,课程涵盖直播场景搭建、产品展示策划、粉丝互动技巧等内容。基础设施的完善则为产业发展提供了硬支撑。街道投入40余万元为石固棚区修缮道路,并打造了一条长达1.2公里的“花卉一条街”。花农王大姐感慨:“以前下雨天运花,三轮车陷在泥里出不去,现在大路直通大棚,货车能开到田头装货,效率高了好几倍!”

石固社区并未止步于花卉销售。近年来,社区积极探索产业链延伸,从“南柠北种”到引进盆栽蔬菜,从售卖非遗竹编花盆到研制菌肥酵素,不断打破传统花卉产业藩篱,探索长效路径,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行稳致远。

如今,石固社区正谋划更长远的发展,社区计划深化“花卉+文旅”融合,打造集种植、观光、体验于一体的生态经济新模式,为农民增收开辟更广阔空间。陈祥林表示:“国家提倡‘农文旅’,我们正在尝试做大棚餐饮,吸引城市游客体验健康无污染的‘花卉农家乐’。昨天刚接待了一单北京来的客人,晚上就在我们棚里吃饭唱歌,除去场地费和盆栽蔬菜的成本,赚了658元。”

“我们不仅要卖花,更要让石固成为‘花香经济’的代名词。”王国鑫表示。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延伸与创新模式的持续深化,石固社区正以一朵茉莉花为支点,撬动整条乡村振兴的产业链,在富民强村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责任编辑:冷媚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