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操秀英
4月23日,以“中医药+人工智能”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浙江乌镇召开。大会邀请近百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代表,重点围绕AI在临床诊疗、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应用展开深度研讨,共商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策略。经过跨领域多学科专家研讨,大会达成了《中医药+人工智能乌镇共识》,天津中医药大学张俊华教授宣读了共识内容。
共识提出,AI是影响中医药发展的变革性力量,既有机遇,也有挑战。AI与中医药的融合不是技术叠加,而是认知范式的代际跃迁。就中医药领域如何发展好、利用好人工智能技术,经跨领域专家研讨,共识提出要“拥抱AI、发展AI、应用AI”。
共识提出,充分认识AI技术的特点是合理利用的前提。AI技术处于不断迭代发展的进程中,已经显示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力量。面向未来,AI也必将强力推动中医药学实现跨越式发展。这需要中医药界在思想认识、条件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战略谋划。
共识称,AI必须与中医药发展的需求紧密结合才能产生新动能。通用大模型尚不能满足中医药行业发展的需求,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加强学科交叉创新研究,发掘中医药知识,注重数据质量和标准化建设,研制中医药行业模型和专业化智能体。
共识呼吁,加强中医药应用AI的场景研究,以应用促创新、促发展。中医药医疗、教育、科技、产业和管理等各个领域都有AI应用的广阔场景,需要完善共建共享共赢机制,强化政策保障和项目牵引,推动“政产学研用”联动,形成中医药+AI新业态。
共识强调,中医药+人工智能既是当前所需,也是未来之要。充分利用好AI等先进技术“为我所用”,统筹好“传承和创新、个性与共性、发展和安全”的关系,一定能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让古老的中医药焕发新的活力,更好服务人类健康。共识呼吁中医药、人工智能、医学工程等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和管理部门加强联动,共同为智能时代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图片由活动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