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吴纯新
4月23日至25日,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道路交通安全产品博览会(以下简称交博会)上,车路云协同、智慧交管、基于DeepSeek的AI云警、AI导办机器人等一大批道路交通安全相关科技创新成果集中亮相,为公安交管“减量控大”增效,护航群众美好出行。
本届交博会特别设置新品发布环节,为行业新产品、新技术提供展示平台,助力新兴产品的应用推广,加强行业新技术的创新转化,不断提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
现场,佳都科技推出的“信控智能体平台”与“边缘智慧小站”,深度融合时空决策大模型与语言大模型,支持路口至区域级的全场景信控方案生成。面对道路信控、车路云一体化等日新月异的行业发展诉求,佳都科技以“知行+DeepSeek”双擎驱动,将前沿技术转化为可应用、可落地的产品,满足客户轻量化、私有化等快速部署的需求。
通过低延时计算流量、排队长度等指标,结合历史数据预测短时交通需求,其优化方案准确率超90%,为城市交通管理提供智能化决策支持。“期待走进更多城市,共建数字智慧交通体系,探索车路协同新模式,与公众同心协力践行绿色低碳出行。”佳都科技执行总裁陈娇说。
作为智慧交通的“智慧之眼”,高精度感知技术成为焦点。西安象德信息自主研发的94GHz毫米波交通雷达,采用工信部划定的92-94GHz专用频段,凭借超高分辨率与全天候抗干扰能力,可实时捕捉车道级车流密度、速度及车型分类数据。
国产化技术成果也备受瞩目,榕亨集团发布的“SMOOTH智慧交通系统”首次实现交通信号控制全链路国产化,从硬件芯片到软件算法均自主可控。在新能源领域,多伦科技的“光储充检”一体化解决方案整合风光储充系统与电池健康监测技术,已在安徽、江苏等地实现商业化运营。
低空经济与无人机技术的深度融合,为城市交通治理注入新动能。上海电科智能展示的空地一体化平台,通过4G/5G网络构建无人机覆盖网络,精准识别占用应急车道、逆行等十余类违法行为,抓拍准确率超行业标准。
中船杰瑞推出的“鹰巢”“翼巢”系列无人机机场,创新集成信号灯杆件部署与全自动换电功能,支持多机协同作业与应急指挥调度。
交通安全技术的多维突破成为发布会亮点。武汉路安报告了“基于深度学习技术降低动态汽车衡误差”的研究成果,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南京莱通中电子科技发布的“不停车酒驾检测仪”突破行业技术瓶颈,利用激光波穿透车辆遮阳膜检测酒精分子,实现非接触式全天候稽查。
车路云协同技术加速智慧交通生态构建。莱斯信息的“云枢车路云解决方案”以国产化边缘计算单元为核心,支持路侧设备毫秒级数据处理,赋能交通治理与出行服务。
(受访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