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媒介新平台艺术生也能当“科技大牛”

2025-04-24 18:44:34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杨雪 

抖音账号“造梦小懿”的拥有者姚聪,为了跟孩子一起玩,偶然开启了一段从艺术到科技的“跨界之旅”。

“很荣幸,前段时间,我在抖音上发的一个‘脑洞之作’,还惊动了外交部,外交部发言人毛宁给我的视频点了赞。”近日,在抖音精选开放麦第三期节目上,姚聪分享了自己创作科技手工作品和拍摄短视频背后的故事。

这位创作者并非理工科出身,却成了当下最热门的科技类内容提供者。

艺术生+奶爸=热门科技创作者

出生在广西小镇的姚聪小时候就跟着爸爸自制工具下河摸鱼、抓黄鳝,还学过编篮子、折纸。后来,姚聪以广西壮族自治区艺术生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华侨大学艺术与设计专业,毕业后在北京从事建筑设计工作。2014年,儿子“小懿”出生,姚聪辞去工作,全家搬到长沙。

为了陪伴孩子,姚聪开始用随处可见的矿泉水瓶、塑料膜、木片、铁丝、钉子等带着孩子做手工。两节电池和一组磁铁拼在一起,就成了磁力炮;两块小木板和缠铁丝的钉子组合,就闪出了电弧。为了记录跟孩子一起玩的过程,姚聪开了个抖音账号。但没想到小懿用机械臂抓矿泉水瓶这第一条抖音视频就引来一百万网友围观!

姚聪的长处是可以把身边简单的机械机构变得更加有趣和炫酷。他改造扫地机器人,让它擦窗户、清桌面;他给机器狗加上了玩具火箭,造出了“终结狗”。姚聪的作品还有蜘蛛机器人、水陆两栖机器人等,甚至造出了可以从人形变身成飞机并原地起飞的机器人。这引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的点赞评论:“这完全是科幻大片中的情节!”姚聪很快在抖音上收获了150万粉丝和900万以上的点赞。

抖音上受追捧的热门科技号发布的内容既有科普知识,也有产品评测和技术分享。然而,像姚聪这样结合了手艺制作和科幻乐趣的创作者,算是独树一帜。“你是怎么逃出工业大摸底的?”“汽车人看了都说好”“工业设计、机械、自动化,一个人干成这样已经是大神了”……在全国粉丝的鼓励声中,姚聪成为了抖音上最热门的科技类创作者之一。

虽然不是理科生,但姚聪和抖音上各种科技类博主有个共同点,就是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激发大家对某一门知识的兴趣。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副教授白晓晴认为,在人人皆为自媒体的时代,平台的流行使科学传播实现了网络普及化。短视频入局后,科普传播成为红海,内容生态由量变走向质变。

不“氪金”也玩得起“高科技”

有网友猜测,姚聪是个富二代,才能挥金如土,造出这么多机器人。姚聪对此笑着解释:二手的3D打印机才几百块钱;自己花的钱主要花在了幼儿园旁边的玩具店;很多机器人的材料费不如一顿烧烤贵。“有人喜欢换手机、买衣服,我喜欢把钱花在手工上,只是看起来比较高大上罢了。”他说。让姚聪欣慰的是,小懿也成了同龄人里的“小天才”。他动脑筋搞新设计,再拿到3D打印机上实现。不少同学喜欢到小懿家里来玩,一起动手实验。

昂贵的高精尖研究不代表科技事业的全貌,科技也可以是生动有趣的,是普通人生活的一部分。姚聪以其艺术天赋,为孩子营造了一个充满科技感的环境。对神奇机器的热爱、动手创作的精神,无论孩子未来是否从事科研,都会让他受益终身。

最近几年,随着短视频传播的崛起,科学技术类内容的传播主体不再仅限于科学家和科研机构,而是扩展到了具有创意和传播能力的各界人才。“姚聪尽管不是理工科出身,但动手能力非常强,而且拥有丰富的想象力,这些能力通过短视频平台被大众看见,成了很好的科普。”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马立明说。

创作者通过娱乐化、视觉化的方式,满足了大家与生俱来的对世界的好奇心。可以说,科学传播从“权威主导”向“多元化传播”转变,媒介的进化是一大原因。

2024年,抖音推出了优质内容子品牌“抖音精选”,旨在聚合平台上的优质内容,展示具有收获感、共鸣感、惊喜感的作品。同时,抖音还发布了长期优质创作倡议“抖音精选计划”,为相关作品提供额外的流量扶持、现金激励等多重权益。在这样的背景下,“造梦小懿”凭借其独特的创意和优质的内容,成功入选抖音精选作者月度榜单,并受邀参加抖音精选开放麦第三期的录制。

在评论区里,很多粉丝都喜欢给姚聪支招,提方案;还有人晒出了自己做的机器人。姚聪的频道俨然成了一个机械组装俱乐部,许多成年人通过短视频加入到“做点小玩意儿”的行列里。

责任编辑:娄玉琳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