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侠 科技日报记者 滕继濮 实习生 刘平
4月24日,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结果揭晓,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群入选。该遗址群分布在四川省资阳市、川东丘陵地区、沱江支流濛溪河沿河两岸。
据悉,濛溪河遗址群第一地点发现于2021年,面积约1.2万平方米。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于2022年至2023年进行了抢救性发掘,2024年开展第一次主动发掘及调查工作;同步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发现极为丰富的旧石器文化遗存,以及大量古环境与年代学等科学信息。
目前已累计出土编号石器、化石标本1.51万件,大中型木质遗物0.21万件,收集各类土样1.79万份(已浮选1.27万份),挑选植物种子及果实等6.22万件,石制品与化石碎屑20.2万件;同步调查还确认了包含86个遗址点的濛溪河文化类型的遗址群,广泛分布在沱江和涪江流域的浅丘地貌区。
最新研究结果显示,濛溪河遗址的年代为距今约8万—6万年,遗址群的主体年代为距今10万—5万年。此前,在东亚到东南亚极少发现距今10万—5万年的遗址和相应的文化遗存,而濛溪河遗址群的出现,则恰好填补了这个时间段的考古证据,成为研究东亚现代人起源演化领域关键时间、空间及人类行为、文化的重要依据。同时,遗址群的发现还从某种意义上反驳了“非洲起源说”,证明了人类早期发展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