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有组织科研  浙大医学院频登顶刊

2025-04-24 23:15:38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江耘 通讯员 富祯祯

记者24日从浙江大学医学院获悉,该院徐浩新教授团队和胡海岚教授团队当天分别在国际顶级期刊《细胞》发表科研论文。值得注意的是,1个多月来,浙大医学院研究团队已在国际顶刊《细胞》《自然》《柳叶刀》等发表6篇论文,在复发难治性肝癌、冠心病、脑卒中、帕金森病等临床疾病的机制研究,以及大脑情绪反应的动态机制、抑郁症的发生新机制等领域产生一系列原创成果。

该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学院研究团队成果频登顶刊,这背后是浙大医学院通过鼓励原创自由探索,深化“有组织科研”创新范式,不断整合跨学科资源,努力打通“临床需求牵引—基础理论突破—前沿技术转化”全链条,创建相互欣赏、彼此成就的学术生态。

徐浩新团队此次在《细胞》发表的论文介绍,团队发现了铁死亡关键靶点蛋白SLC7A11介导的溶酶体慢速氢离子泄漏途径。结合该团队此前发现的TMEM175介导的溶酶体快速氢离子释放途径,与已知的氢离子输入途径——V-ATPase形成了溶酶体酸碱平衡调控的逻辑闭环。该团队的基础研究成果得到了工业界的高度认可。

“其实一开始我们只是好奇有哪些蛋白会调节溶酶体的酸性稳态,这种自由探索的精神是起点。比如,我们首先观察到溶酶体缓慢释放/泄漏氢离子的现象,但是寻找调控蛋白SLC7A11的过程需要大量筛选和甄别工作,学校的交叉研究平台和多学科融合支持,让我们能高效完成实验。”该团队成员胡美钦研究员说,“临床团队还帮我们分析帕金森病队列,药企同步介入转化,这种‘有组织科研’让基础发现快速走向应用。自由探索是火种,而有组织的协作让它燎原。” 

浙大医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面向未来,学院将始终锚定“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医学院”战略目标,以引领性成果为核心导向,全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将附属医院作为重大创新载体,以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医学+”创新中心为战略支点,推动临床研究与基础创新深度协同,构建“基础—临床—产业”闭环创新生态。

责任编辑:王倩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