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上油田注水水质在线监测实现“人工”到“智能”跨越

2025-04-24 23:13:40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陈曦

记者4月24日从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获悉,由中国海油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套海上油田注水水质多参数智能化在线监测系统,日前在南海西部某油田正式建成投用,监测效率提升11倍,标志着注水水质实现从人工监测到智能监测的跨越,有力保障海上油田高效开发。

据了解,油田注水是一项重要的增产技术,将处理合格的注入水重新注入油田,可以补充和保持地层压力,从而提高产能。传统的注水水质监测依赖人工进行,每个样品至少需要12项分析化验,单个样品分析耗时超过6个小时,不但工作量巨大,而且存在时效低、误差多、结果滞后等问题。

中国海油科研团队广泛调研国内外相关先进技术,通过多轮次室内评价研究和现场海试,历时1年半,先后攻克含油水样高效自动清洗、系统流态改造、整机全自动智能控制等5项关键技术,建成注水水质多参数智能化在线监测系统。

该系统为撬装模块化,仅4.4立方米,可安装在注水处理流程各节点、注水井井口等处,具备自动监测、数据处理、图形显示、超限预警等功能,实现“一键操作+实时数据可视化”,作业人员可直观掌握水质状态,动态调整注水处理工艺参数。

系统投用后,从根本上改变了生产平台对人工监测的依赖,实现海上平台水质无人化、智能化多参数实时监测与调控。每个平台每年可减少人工采样1400样次,检测效率提升11倍,测试结果准确率达到95%以上。

目前,该系统已经在海上油田和陆地终端应用,全海域油田推广后,每年可节约水质监测费及水质不达标导致的修井费用超1亿元。

责任编辑:王倩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