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鲁跑出最快增速,6%是如何拼出来的?

2025-04-28 21:53:21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王延斌 江耘

4月底,各省分别亮出一季度经济成绩单,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川、河南这6个“经济扛把子”,一季度GDP总量加起来超过14万亿元,占了全国的44.7%。

记者注意到,浙江、山东GDP增速都冲到6%,在上述六省中并列第一。跑出最快增速背后,浙鲁做对了什么?

“一季度,民用无人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集成电路等新质产品产量爆发式增长。”浙江省统计局总统计师褚英国的这句话指向了一个事实:新兴产业已成为浙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

记者在杭州灵翼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灵翼科技”)采访时,该公司技术人员正忙着进行结构装配和航电布置。产品完成后期总装以及试飞等环节后,将正式交付使用。

订单擂战鼓,声声催人急。“今年我们的订单遍布国内,数量总体不错。”灵翼科技运营管理部经理何杨向记者介绍,今年生产订单较去年有大幅度增长,增幅超过了50%。

增幅大源于本领强。该公司最新亮相的WZ-700C型无人直升机采用了先进的旋翼头前倾设计,最大载重可达300千克,可实现一键自主起降、自主巡航、自主避障,适用于应急救援、环境保护、灾害通信快速恢复等领域。

在低空经济赛道上,灵翼科技的无人直升机翱翔在我国海岛、高原的上空,解决了物资运输和消防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让其赢得了市场。

数据显示,浙江2025年一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均保持两位数增长,1至2月规模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和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均比去年全年加快。

如果说浙江的秘诀是无人机“上天”,机器人“跑步”,“新玩意儿”卖得好,那么,经济大省山东主打传统工业“老树开新花”,依靠“科技+”,持续巩固着自己的优势。

短短7分钟,钢水在全无头超薄带钢轧制工艺(ESP)生产线上变成钢卷,而传统生产线需要3个多小时;193米ESP生产线,其长度仅是传统生产线的1/5;ESP热轧带钢薄规格下探至0.6毫米,仅仅相当于“四五张A4纸的厚度”,从而生产出全球最薄热轧带钢……这是发生在日照钢铁控股集团车间里的一幕。

日照钢铁ESP薄板厂副厂长周永志给科技日报记者打了个比方:就像放进面粉和水后,直接出来面皮,看不到中间和面、擀面的过程。而这个看似简单的过程,并未妨碍产品质量,反而使得产品更加精致——厚度在1.2毫米以下的钢卷,只有ESP能实现稳定批量生产。

从三峡大坝到港珠澳大桥,从青藏铁路到胶州湾跨海大桥,多个国家级重点工程里都能找到这些产品的身影。

传统产业是山东工业经济的根基和优势。如何让“老树开新花”?山东人将科技融入传统产业。该省聚焦冶金、化工、轻工、建材、纺织服装、机械等六大传统优势产业,持续推进“万项技改、万企转型”,取得了良好效果。

“好于全国、好于预期。”这是山东省工信厅二级巡视员吴炎对该省一季度经济成绩单的印象。据其介绍,一季度,山东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0.6%,高于全国8.6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9.3%,高于全国1.2个百分点。

不过,在狠抓传统产业转型的同时,山东还在全面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推动AI技术在各个领域“落地生花”。数据显示,一季度,山东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3%,较去年全年提高1.2个百分点,高于规上工业5.1个百分点,新技术新产品跑出加速度,带动高端制造快速发展,工业机器人、光电子器件产量分别增长76.2%和25.4%。

责任编辑:孙莹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