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领航极限转弯  湾区高铁进城项目再提速

2025-04-29 09:28:05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孙瑜 通讯员 任志宏 张玺

28日,广州番禺地下25米深处,中铁十一局“永庆号”大直径盾构机顺利始发,开启了西塱隧道掘进征程,标志着广州站至广州南站联络线工程(以下简称广南联络线)再次按下“高铁进城”加速键。

广南联络线全长约16公里,设计时速200公里。其中,西塱隧道属全线控制性工程,采用直径12.85米的大盾构掘进,过程中面临铁路建设领域罕见的技术挑战——盾构机需在隧道复杂地层中,以605米的最小转弯半径掘进近3公里。

“这相当于在地下25米深处驾驶巨轮完成‘直角转弯’,每前进一厘米都需要毫米级的姿态控制。”项目负责人黄冉介绍,除了极限转弯难题,“永庆号”还要穿越浅覆土段,地表沉降控制精度要求达到毫米级,下侧穿广珠城际动车运用所、地铁22号线、石壁东涌及陈村水道,堪称“头顶高压线,脚下走钢丝”。

在盾构机设计阶段,建设者为“永庆号”添加了高精度导航功能与智慧盾构系统,通过实时采集分析掘进数据,动态校准毫米级掘进姿态,确保“巨龙”在小转弯环境里灵活转向、精准穿行。

建设团队还为“永庆号”配备了与常规大盾构不同的高精度气液压力平衡“双仓”系统,通过泥水仓与气垫仓的协同作用实时感知掌子面压力变化,配合高精度导向系统的姿态校准,将地层变形严格控制在2毫米以内。针对始发段仅12米的浅覆土风险,项目创新采用“多层次注浆系统”,配合数字化指挥平台动态优化参数,让始发作业稳如磐石。此外,该项目集成电子围栏定位、智能安全帽管理网系统,依托北斗导航实现安全帽厘米级定位,形成风险预警到应急响应的全周期管理闭环,为施工安全加装“数字防护盾”。

据悉,“永庆号”始发后,将以日均8—10米的速度向湾区交通大动脉深处挺进。广南联络线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的关键补强工程,也是落实大湾区国家战略、强化广州市湾区引擎定位、建设世界级交通枢纽的有力支撑。线路建成后,广州南站至市中心将从40分钟缩至15分钟,深港、珠澳高铁可直达广州站,湾区“双城记”将升级为“同城记”,对充分发挥广州铁路枢纽各客站能力,实现深港珠澳始发客车直通广州中心城区具有重要意义。

(张玺 摄)

责任编辑:王倩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