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依托“科技全运”打造未来产业应用场

2025-04-29 12:28:44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叶青  

“数字人志愿者”提供24小时智能服务、“AR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创新安全交易生态、“微纳米级被动式制冷涂层技术”助力绿色全运……近日,广州发布14项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科技创新应用项目。

据介绍,在14个科技创新项目中,有11项深度集成人工智能技术,覆盖率达78.6%。广州市科技局副局长孟徽介绍,这批项目将创造多个“首次”纪录,如AR数字人民币、元宇宙全运村等均是首次应用于全运会上,“数字人志愿者”在志愿服务领域首创应用。

趣丸科技展示的24小时在线的AI数字人志愿者成为焦点。趣丸科技基于自研的MaskGCT语音大模型与Kiss3DGen三维生成大模型,打造全国首个大型赛事“数字人志愿者”体系,该系统可降低30%人力成本,服务响应效率提升50%。

广州供电局提供的“空—地—隧”一体化线路无人巡检方案,通过无人机、无人车、机器狗协同作业,替代65%人工巡检任务,特巡效率提升3倍。其研发的全球首个AI低压线路故障定位系统,通过AI智能算法替代传统检测,15米内精准锁定问题线路,准确率超90%,检测范围是传统设备的2倍。赛后用于城市电网,预计年均可减少经济损失超千万元。

据了解,前期广州赛区执委会组建科技专班,由广州市科技局牵头,通过“订单式”精准对接开展项目征集。入选项目来自广州、北京、上海等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企业,还有香港、澳门的跨境合作项目。这批项目还将结合赛事需求进一步研发,应用于赛事,并进一步应用于城市发展。

从“数字人志愿者”的多模态交互,到电缆隧道的无人化巡检,人工智能深度渗透十五运会赛事、场馆服务场景,背后是广州市科技局以“赛事搭台、科技唱戏、产业联动”的核心理念。该局通过“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与全运会科技创新应用的深度融合,打造“需求牵引—技术研发—场景验证—产业转化”的闭环生态。

这批赛事项目中,不乏广州领先的大模型身影。“我们的自动化工具和智能算法已实现快速生成高质量数字人,计划赛后向文旅导览、文创开发等领域推广。”趣丸科技副总裁张顺四表示。     

在未来产业发展中,广州将依托场景应用的真实需求,积极培育一批种苗项目。“组建百亿规模的广州未来产业科技创新基金,打造百个首试首用示范应用场景,培育百家科技领军企业。”广州市科技局局长谢明表示,建立“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协同的前沿技术发现机制,发掘一批颠覆性创新成果,谋划一批引领性重大产业项目,布局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推动未来产业规模倍数级增长,是广州下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切实路径。

(广州科技局供图)

责任编辑:王倩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