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森工集团:科技赋能织就“智慧森防网” 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屏障

2025-04-29 17:06:48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朱虹

近日,在中国面积最大的国有林区龙江林海,一场以科技为名的“绿色守护”正在悄然展开——龙江森工集团森林防灭火指挥中心的巨型电子屏上,跳动着林海深处的“生命体征”,658万公顷森林的呼吸与脉动,通过5G网络、智能监控与卫星遥感,编织成“智慧森防网”,成为维系东北亚生态安全的“绿色长城”。

近年来,龙江森工持续推动森林防灭火数字化系统提档升级,加快建立一体化指挥新格局,高效助力森林防火,以科技手段管住火源、守住青山。

“智慧大脑”指挥若定

在穆棱局公司指挥中心,记者看到了“智慧森防”的实战效能:高清大屏实时呈现林区3D地形图,瞭望塔周围的取水点、卫星监测点、热点、着火点等坐标在龙江森工集团森林防灭火指挥中心大屏幕上尽收眼底。集团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工作人员正通过数字指挥平台查看基层春季森林防火动态,帮助各级林长实时掌握森林险情,并及时跟进处置。

这套被誉为“森林防灭火智慧大脑”的指挥系统,是龙江森工集团森林防灭火一体化改革的先手棋。集团森林防火部副部长孙立涛指着屏幕上星罗棋布的监测点介绍:“过去靠瞭望员肉眼观察,现在15座瞭望塔通过智能监控设备,白天用可见光摄像头‘千里眼’,夜晚靠热成像仪‘穿云透雾’,可实现火点智能识别、精准定位、自动回传,为防火工作提供准确信息。”

8个防火检查站采用防火智能语音直传杆,实时传输监控画面,实现入山检查、火源可追溯管理;卫星监测告警系统,以10颗极轨卫星每日监测2次、2颗静止卫星每10分钟监测1次的方式,实时监测林区热点情况,真正实现森防系统数字化。

空地一体织密天网

龙江森工集团在科技与传统的破与立中求突破,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形成了“纵短横长”全方位、无死角扁平化指挥体系,确保森林防灭火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起飞!”随着龙江森工通北局公司八二林场飞手李思远在办公室内轻点鼠标,施业区内一架搭载双光镜头的无人机腾空而起开始空中巡护。高空中,机身划破晨雾,将林海雪原的实时影像传回指挥中心。“下中雨也能巡,5级风扛得住。”李思远轻点屏幕,无人机立即切换热成像模式,无人机能够及时发现监控区域内的火点和冒烟点,且在日常巡护工作中不受人力、时间等因素限制,快速排查人工无法进入的复杂区域,让巡护工作更加精准高效。

如今,309架无人机在龙江森工集团各林业局上空织就“天罗地网”。森林防灭火指挥中心统一调度无人机执行飞防任务,彻底打破了人工巡护受地形、气候、交通等因素影响较大的难题。

在山河屯局公司近日开展的“龙威2025—1”演练中,防灭火指挥中心通过平台远程操控驻凤凰山机库普宙S400、大疆御3T无人机快速起飞侦查,精准确定火源位置并回传数据,为地面队伍规划出最佳扑救路线。过去找火场靠问路,现在看屏幕就能精准打击。

当一辆越野车驶入林区卡口,太阳能供电的“虎威威”智能语音系统立即启动,“您已进入防火管制区,请扫码登记!严禁携带火种入山,您的行为将会被全程监控录像。”伴随红蓝警示灯交替闪烁,摄像头同步抓拍车牌信息。作为“智慧卡口”设备,“虎威威”可感应到方圆50米范围内的移动物体,实现对入山人员智能化实时动态监管。

在东京城局公司装备车间,新下线的6MF-20-46型风力灭火机整齐列阵。这款由龙江森工与哈工大联合研发的“灭火利器”,重量轻、风力大、油料消耗低,整机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目前,这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装备已量产千台,远销省内外。

“未来三天,大海林局施业区西北风4-5级,火险等级蓝色预警!”在气象服务中心,预报员正通过专网向林业局推送气象专报。龙江森工集团自筹1000万元升级的气象基础设施,让390个林场(所)实现未来三天气象预报全覆盖,为预防森林火灾、保护生态环境提供有效信息支持。

从人防到技防,从“经验灭火”到“精准防控”,龙江森工集团正以数字化转型重塑森林防火体系,并将构建“集团-林业局-林场”三级智慧指挥网,让每一棵树都纳入“数字保护圈”。

(受访单位供图)

责任编辑:孙莹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