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朱虹
4月29日,哈电集团召开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记者从会上获悉,哈电集团始终将服务国家战略作为核心使命,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在清洁能源装备制造领域攻克多项“卡脖子”技术,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硬核答卷”。
在水电领域,哈电集团持续巩固全球领先地位。通过攻克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冲击式水电机组扎拉项目技术瓶颈,集团成功研制出世界最高水头724米、单机容量425兆瓦的天台抽蓄机组,再次刷新行业纪录。与此同时,哈电集团在清洁煤电赛道同样取得突破性进展:自主研发的660兆瓦高效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顺利投运,其效率达到全球最高水平;更完成全球首个温度和压力双提升的机组延寿改造项目,使国能盘山1号机组设计寿命延长30年,为老旧机组改造树立了新的标杆。
核电领域的突破同样令人瞩目。哈电集团已成为国内唯一具备第四代核电主泵设计制造能力的企业,其参建的世界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成功入选2024年全球十大工程成就。此外,集团研制的“暖核一号”三期工程实现了跨地级市的零碳供热,展现了核能综合利用的广阔前景。在燃气轮机领域,哈电集团也迈出了关键一步:为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台300兆瓦F级重型燃气轮机提供关键部件,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台16兆瓦燃气轮机样机(HGT16)正式总装下线,标志着我国在这一高端装备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
在清洁能源产业布局上,哈电集团积极抢占新赛道,培育新动能。哈电集团参建的全球首座300兆瓦级压气储能电站——湖北应城项目,一举创造三项世界纪录,为大规模储能技术提供了创新示范。同时,国产首台100兆瓦光热发电汽轮机成功应用于中核玉门“光热+”示范项目。截至2024年,哈电集团战略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占比已超过60%,清洁能源装备产业链日臻完善,为能源结构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这一系列成就的背后,是哈电集团对科技创新体系的持续夯实。哈电集团联合清华大学等50余家单位组建8个创新联合体,牵头制修订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209项,并承担了48项国家级科研任务。近年来,哈电集团累计研发投入超百亿元,年均研发强度达5.4%,成功突破66项国际领先或技术,17项装备入选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录。这些创新成果不仅强化了哈电集团的技术壁垒,更为中国装备制造水平的提升注入了强劲动力。
(受访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