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韦秋莹
4月2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广西新闻发布厅举行“以实干实绩实效推动广西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六场)。记者从会上获悉,近年来,广西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锚定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推动产业创新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
广西把科技创新突破行动列为新一轮工业振兴提质扩量八项行动之首,并配套出台了十条专项政策。出台广西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实施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创新平台建设等重点任务,围绕企业科技创新需求精准配置政策,支持重点企业到东部科技富集区设立前瞻设计中心、产业研究院等飞地研发机构,链接优质资源赋能企业创新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科技与新兴产业处处长李卫旗介绍,广西累计实施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项目26项,推动79项制造业创新成果实现大规模工业化应用,涌现一批新技术新产品。2024年,该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提升至22%,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超32%。
广西还坚持多维度培育创新载体,聚焦企业技术能力提升、行业研发服务供给、中试能力服务,培育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中试平台,并积极争创国家高能级创新平台。累计培育自治区制造业创新中心试点7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0家、自治区企业技术中心565家。
此外,广西持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每年组织实施自筹经费技术创新项目超100项,引导企业加快推广新产品新技术。开展“科技搭桥”“百园百校万企”创新合作行动,推动院士专家团队与企业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实施企业研发投入激励,上线制造业企业培优育强服务券,支持技术创新和检验监测产品170项。累计培育链主型龙头企业7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804家,创新主体规模不断壮大。
“未来,我们将聚焦‘五端’精准发力,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李卫旗说。聚焦企业端,实施龙头企业领航计划,建立“研发投入—成果转化—市场应用”全链条激励机制;聚焦成果端,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卡脖子”难题;聚焦平台端,打造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育于一体的创新高地;聚焦质量端,构建“标准+质量+品牌”协同发展体系,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桂字号”品牌;聚焦产业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