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罗云鹏
5月1日,位于广东深圳光明区的深圳科学技术馆开馆。该馆建设用地面积6.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83万平方米。建筑以自然形态为灵感,深灰色金属外衣勾勒出“大飞船”造型,U型布局融合未来设计与自然生态。38米超高中庭,重构立体空间叙事,完美诠释“科技、生态、艺术”理念,打造深圳科技文化新地标。
据悉,深圳科学技术馆以“数字文明、创新未来”为展示主题,以“通信科技”为展示主线,致力于打造全球首家数字文明科技馆,为全国科技馆的主题探索与创新实践提供新思路。
深圳科学技术馆设有四大常设展厅,950个创新展项,数量居国内科技馆前列。
深圳科学技术馆聚焦人工智能、生命科学、航空航天等前沿领域,推出一系列丰富的科普教育课程。通过实施馆校结合计划,利用数字技术打造沉浸式学习场景,让青少年在真实的科技场景中,体验探索未知的乐趣,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
深圳科学技术馆通过开发多主题研学课程,推出“少年科学家”培育计划,激发学生创新思维。7类特色研学活动,涵盖科普表演、深度观展等项目,“日日有活动、周周有新意、月月有主题”,满足多元科普需求,助力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创新人才。
(受访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