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5月5日,北京海淀区苏家坨镇举办“立夏品粥承非遗 新风共续老传统”乙巳年立夏习俗活动。
立夏吃粥是北京海淀区苏家坨地区的一项传统民间习俗项目。立夏粥又名“百家粥”,每年立夏,苏家坨百姓以村为单位,由村中长者挨家挨户取来各种米和豆,将其熬煮成粥。待粥熬制成后,全村老少共品立夏粥,寓意这一年身体健康、平安喜乐,村民们还会表演各种节目以示庆贺。
据考证,苏家坨地区立夏习俗活动源于明末清初,距今已300余年。2009年,苏家坨地区立夏习俗被列为“海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23年初,苏家坨立夏习俗成功入选第一批全国“一县一品”特色文化艺术典型案例。自2009年起,立夏习俗活动已通过线上、线下不同形式,连续举办了17年,成为苏家坨镇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品牌项目之一。
苏家坨镇立夏习俗活动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吃立夏粥。在梁家园村文化活动中心的厨房,六口直径1米左右的大铁锅里的立夏粥咕嘟咕嘟冒着泡,空气中飘来阵阵粥香。熬粥的师傅们拿着特制的大铁勺不停搅拌,香气四溢。在文化活动中心室内600余平方米场地中,数百名村民与游客围着近30张桌子坐下,一边品尝香浓的立夏粥,一边观看非遗表演,互相分享工作和生活中的趣事。
苏家坨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赵振宇表示,“食粥度立夏”不仅是苏家坨民俗文化的生动写照,更是展现苏家坨民俗文化蓬勃活力的重要节庆。苏家坨镇将进一步明确“科创领航、生态固本、文化赋能”总体思路,推动生态、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持续擦亮“苏家坨立夏习俗”非遗品牌,打造“一路向北追光逐梦”品牌赛事等活动,让文化更好地融入并服务于百姓的美好生活,全方位展示苏家坨的独特魅力与崭新形象。
(苏家坨镇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