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谢开飞 通讯员 林开艺 洪辉南 洪韬亮
聚焦石化、5G通信、人工智能等领域,漳州市人民政府与吉林大学共建吉林大学漳州技术转移中心,入驻漳州高新区科技园,开展全领域、全流程精准服务;面向能源化工、高端装备等行业,福建省能化集团、西安交通大学等校地企三方推动“国家西部能源研究院漳州中心”(暂定名)加快落地,服务漳州古雷石化基地建设……
“作为打造福建高质量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的重大举措之一,漳州市启动建设圆山创新港・科学城(以下简称‘圆山科学城’)。”5月5日,福建省漳州市科技局局长陈琦告诉记者,该市创新重大“基地+平台”(研发基地、孵化基地,创新创业平台等)运作机制,市主要领导带队与国内各家大院大所对接,招引建设一批高能级科创平台,推动产业链、创新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争当闯出融合新路的先行者,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全市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探索科改“试验田”
漳州市龙海区,福建省最大的杨梅之乡,这里的“浮宫杨梅”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然而,传统杨梅采收、分拣等工序,依赖人工、效率低下。
在科技部门推动下,依托链主企业漳州市全圣德食品有限公司等中试平台、应用场景,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与吉林大学食品学院科研团队,组建“漳州市龙海区浮宫杨梅产业链”科技特派团,共同申报2025年福建省科技特派团服务重点产业链“揭榜挂帅”需求榜单,加快研发采收、分拣、仓储等系列智能装备。“此举将有效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项目负责人、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黄聪亮说。
这是漳州通过建设圆山科学城,吸引高能级科创平台落地,探索构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中试孵化+产业应用”全链条创新体系的具体实践。
漳州是南方首个“中国食品名城”,拥有全国七大石化基地之一古雷石化,具有制造业场景丰富等优势,但面临着传统产业规模较大、中小企业数量较多,创新平台基础薄弱、产业创新协同不足等发展瓶颈。
今年以来,漳州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要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闯出新路”的重要指示精神,对照福建省委对漳州提出的“五个走前头”要求,立足冶金新材料、食品智造、绿色石化等产业技术需求,高标准谋划建设圆山科学城,促进高能级科创平台、中试试验基地和创新创业平台等各类创新要素聚合,使之成为人才的“蓄水池”、产业升级的“发动机”。
陈琦介绍,在此基础上,依托龙头企业中试平台等创新资源,通过开放赋能平台、建设示范场景、构建产业生态圈等方式,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等多链条协同,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升产业资源配置效率,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跃升。
圆山科技园、南湖双创园、智能制造产业园、语堂数字经济产业园……目前,圆山科学城前沿研究核心区、科技成果转化区、中试试验示范区等规划成形,漳州积极在圆山科学城探索“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先研发后补助”“揭榜挂帅”等举措,打造科技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构建现代新兴产业体系。
打造创新“强磁场”
组织资深教授、科研骨干与技术转移专家等,定期为中心提供技术咨询、难题攻关、成果转化、项目申报等全领域“会诊把脉”服务;推动吉林大学来漳建设联合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院、概念验证、中试等平台,加强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和高新技术研发;探索“3+2”高本贯通培养模式,帮助漳州高校在学科建设、专业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升水平……新成立的吉林大学漳州技术转移中心正在产学研洽谈对接、技术支持培训、科创载体共建等加紧对接合作。
“我们通过聚焦产业细分领域布局新赛道,统筹圆山科学城各园区产业差异化发展,还将围绕漳州市石化、电子信息、现代农业等‘9+5’产业集群主导产业,招引、布局一批高能级科创平台、‘双创’载体等,推进全市科创平台整合优化,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漳州市科技局二级调研员林志宏说。
如依托吉林大学漳州技术转移中心,合作双方将在石化产业的新型催化剂的研发、高分子材料的开发等化学学科方面的合作,为漳州的石化产业尤其是古雷石化基地提供技术支撑。在“乙二醇的高附加值产品转化”项目上,双方将立足古雷石化的中试平台、应用场景,研讨合作成立课题组进行攻关,加快该项目全流程方案设计和中试装置建设。
针对福建古雷石化有限公司、福海创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福建海泉化学有限公司等链主企业的技术痛点难点,漳州市以圆山科学城建设为抓手,由市领导分别带队走访西安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福州大学、福建理工大学等高校,围绕科创平台落地、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等领域,持续深化校地合作交流,搭建校地企协同创新桥梁,并组织梳理了70多项技术需求,建立“企业需求—高校供给”双向清单。
目前,漳州正抓紧研究制定圆山科学城配套政策,推进校企融合、政企融合、产教融合,推动技术转移、成果评价、检验检测、咨询服务、产业基金等一批科技服务机构入驻,积极引导各类投资机构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漳州市科技局党组书记曹威表示,圆山科学城将加快规划科技研发基地,推动漳州“9+5”产业体系和“三头六臂”主导产业升级,打造“四链融合”的闽台协同创新标杆,以“圆山”之名践行国家两岸融合战略,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径,积极构建高端人才落地的“聚才磁场”,闽台深度融合创新的“圆梦港湾”,为漳州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