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崔爽
我国数据资源丰富,产业体系完备,应用场景广阔,市场空间巨大,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发展数字经济的关键是数据要素市场的培育与形成,我国数据要素化尚处起步探索阶段,在资产地位、权属确权、流通交易、利益分配和安全隐私等方面存在诸多障碍,迫切需要构建安全可信的流通基础设施……
近日,由中国电子、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共同主办的数据要素安全与流通基础设施分论坛在福建福州举行。这场以“安全筑基 流通赋能——数据要素驱动数智未来”为主题的论坛上,与会嘉宾围绕数据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数据集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助推人工智能发展,高质量服务数字中国建设。
国家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余英表示,中国电子主动参与数据基础制度设计,积极探索数据基础设施建设,踊跃融入“人工智能+”行动,携手产业上下游,推动数据元件、可信数据空间在地方以及多个行业领域落地应用,在先行先试工作中走在前列。希望中国电子继续发挥在科技创新、产业落地、技术标准等方面的优势,在数据要素与人工智能领域取得更多成绩,为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贡献更大力量。
中国电子党组书记、董事长李立功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推动数据要素“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关键是筑牢数字基础设施的基石,重中之重在于集成电路产业自主发展。针对当前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链供应链的薄弱环节,李立功倡议,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将“政、产、学、研、用”联合起来,更好服务支撑数字中国建设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主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彭森表示,围绕数据安全和流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需要坚持全国一盘棋,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激活市场主引擎创新动能,加强标准化互操作,加速构建自主可控技术体系,以生态共建促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数据集是推动人工智能发展、赋能产业升级的关键基础。论坛上,在国务院国资委规划局的指导下,首批央企高质量数据集建设优秀成果正式发布。中国电子数据产业集团高质量跨领域合成图文数据集、中电金信金融大模型数据集等入选。
论坛还举行了中央企业数据产业共同体成立仪式,在国务院国资委的指导下,首批成立交通物流、绿色低碳、智慧能源三大行业中央企业数据产业共同体,加速国资央企深化“AI+”专项行动,发挥自身海量数据积淀优势,牵引带动产业各方深化数据要素协同共享、优化数据资源高效安全开发利用,积极探索数据资产有序合规交易流转商业模式。
生态签约环节,中国电子数据产业集团与燃气行业相关企业共同发布“共建燃气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倡议,并与40家数源核心生态企业集中签约,开启行业协同创新新篇章。
中国电子表示,将与政、产、学、研、用各界伙伴携手共进、开放协作,共同构建高速互联、高效调度、开放普惠、安全可靠的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为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