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近日,2024年全国林长制落实情况督查考核结果公布,北京市在全国Ⅲ类地区获评优秀等级。这是北京市连续三年获评全国优秀。同时,北京市通州区、房山区周口店镇分别获得全国市级单位、县级单位激励表扬,彰显首都林长制工作的全域推进成效。
自2021年林长制全面实施以来,北京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决策部署,强化地方党委政府保护发展林草资源的主体责任,在北京市构建了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林长制工作机制。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林长组织体系有序建立,8项配套制度围绕林长令发布、巡查、调度等关键工作精准出台。每年由市总林长、副总林长主持召开林长制工作会议,科学部署全年重点工作任务,发布12道市级总林长令统一指挥全局性、重点专项工作。北京市成立了由主管副市长挂帅,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市发改、水务、农业农村局等22家单位构成的市林长制办公室成员单位体系。“林长制+检察、+公安、+法院”等创新机制相继落地,成功打通生态保护与司法保障的衔接通道,为首都生态资源筑牢坚实保护屏障。市园林绿化局携手市规自委创新“三师”联动机制,以“市民花园节”等活动为桥梁,让园艺走进地铁、家庭、社区、商圈,绘就“人人是园丁,处处皆花园”的美丽画卷。
北京市1.08万名林长充分发挥统筹调度作用,整合辖区各类资源,持续推动林长制工作迈向新台阶。2024年度各区共发布总林长令40道,召开调度会议260次,解决重点难点问题223个。区级林长巡林500余人次,镇街级林长巡林4万余人次,村社区级林长巡林37万余人次。
在林长制的有力推动下,北京市域绿色空间布局持续优化,城乡环境品质显著提升。截至2024年底,北京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4.95%,林地绿地年碳汇量达到960万吨,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1%。北京市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累计建设141家集体林场,让近3万名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年人均增收4到5万元。密云水禽栖息地修复项目、北京野鸭湖国际重要湿地保护修复工程完工,百花山加快创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北京获评全球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