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梁乐 通讯员 田玉 王福源
眼下,在新疆哈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哈密高新区”),总投资10亿元的大功率齿轮箱项目正在加速建设。该项目一期将在今年年内投产,助力哈密高新区打造成为我国西北地区风电装备核心部件供给基地。
今年3月,新疆首条人造金刚石项目生产线在哈密高新区投产,为园区开辟了新的产业“赛道”。
哈密高新区充分利用绿色低碳和新能源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着力打造“一高两新”(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生态体系。目前哈密高新区正在加快编制“十五五”发展规划,积极申请创建国家级高新区。
风电装备产业“乘风启航”
哈密市位于新疆东部,地跨天山南北,市域内分布有三塘湖—淖毛湖、十三间房、东南部三大风区,风能资源丰富,可开发量巨大,是国家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近年来,哈密高新区积极引进风电企业,打造风机机组、塔筒、叶片等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链,为哈密打造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注入强劲动能。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走进哈密中车新能源电机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看到工人们正在加紧生产订单。为了适应风电大基地开发建设需要,目前,该公司主力机型已从早期小兆瓦跃升至6至10兆瓦级,正在探索多元化技术升级路径,围绕技术创新、效率优化升级等创新举措,推动风电设备性能全面跃升。
哈密中车新能源电机有限公司技术部主管吴宗伦介绍,公司依托哈密市完善的风电装备产业链,借助各级政府部门的政策与资金支持,实现了技术、产能和市场竞争力的有力提升。近两年,该公司围绕6至10兆瓦半直驱、双馈风力发电机及传动链,开展了系列核心技术攻关并取得突破性成果,预计今年风力发电机及传动链产品生产量较去年增长近30%。
作为哈密高新区的“新业主”,华建天恒(新疆)传动有限公司大功率齿轮箱项目的落地,将为园区风电装备产业补上重要一环。
该项目现场负责人马伯清介绍,目前正在进行项目一期的厂房建设,今年7月30日完成所有土建工程,9月底基本完成设备安装,力争年内投产。一期项目投产后,齿轮箱年产量可达到400台。
据了解,该项目聚焦6至10兆瓦大功率风电齿轮箱研发制造,采用国际领先的渗碳淬火工艺,产品寿命较传统技术提升30%,可满足沙戈荒极端环境运行需求。项目投产后,哈密风电装备本地化配套率将达80%,并带动铸件、锻件、轴承等上下游企业集聚,形成年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
在哈密高新区的辐射带动下,哈密市成为全国第六大和西北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全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哈密市伊州区风电装备产业集群也成功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向“新”而行
哈密市矿产资源富集,铜、镍、钛、镁、钒、钼资源量均居新疆首位,其中钒钛磁铁矿预测资源储量20亿吨,居全国第三。
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哈密高新区通过引进新材料企业,依靠科技创新,填补多项产业空白。
坐落在哈密高新区南部循环经济产业园的新疆湘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疆湘润公司”)成立于2016年,2020年底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首家“钛矿—海绵钛—钛加工材—钛制品”的钛全产业链公司。
作为一家新材料企业,新疆湘润公司以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引领,持续强化科技创新。企业牵头成立了新疆钛基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升级、新产品研发、工艺创新等工作,每年将销售收入的5%到6%用于研发。2024年,该公司组织各类科研项目39项,年度申请专利51项,授权16项。截至目前,新疆湘润公司共拥有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96项,外观专利11项。
新疆湘润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由该企业负责实施的“海绵钛13-16T”倒“U”型还原蒸馏炉,成功投产填补了国内空白,还原蒸馏工艺及装备方面居于国内领先水平。
眼下,新疆湘润公司正全力攻克“全钛产业废水回收利用”课题。这项研究针对全行业含盐酸性废水资源化利用的共性问题,对钛产业生产的废水进行分类识别、深度处理和低成本高效资源化利用,从而实现废水零排放,缓解重度缺水地区工业用水的紧张局面。
在哈密高新区,新材料领域喜讯连连。
今年3月4日,由新疆润晶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年产10亿克拉人造金刚石项目生产线首批产品下线,成为新疆建成投产的首条金刚石生产线。
该公司技术总监范震介绍,此次投产的金刚石生产线采用了当前国际先进的制造工艺,能够生产高品质的工业单晶,同时通过高压高温方法制造合成钻石。公司将以此次投产为契机,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探索金刚石制品的广泛应用并完善产业链,逐步在哈密高新区打造一个以金刚石制品为基础的耗材生产基地,推动整个行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生产模式的优化升级。
立夏过后,哈密高新区石城子光伏产业园区内的光伏“蓝海”熠熠生辉。作为光伏发电核心部件的太阳能光伏板,有一部分就来自哈密高新区。
由新疆清电硅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清电硅业年产60吉瓦单晶硅拉棒切片一期10吉瓦项目,于2024年6月全面建成达产,填补了新疆东疆片区硅光伏产业的空白。
近年来,哈密市加快风光新能源开发利用,积极推进硅基产业一体化布局,实现硅棒、硅片等原材料生产向光伏电池、电池组件的延伸,推动硅光伏等新材料产业与新能源绿电消纳融合发展,建设全疆重要的新材料产业集群,打造300亿元级新材料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