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胜平 张婷 科技日报记者 刘昊
5月7日,在广西贺州市平桂区公会镇杨会村青梅林里和村头集中收购点,村民们一片忙碌,或在采摘青梅果,或一袋袋地将青梅果从果园拉回来过磅销售。
“我家有5亩青梅,亩产4000斤,按照目前村头的收购价,预计有1万元左右收入。”杨会村村民杨成达笑着说。收购商杨老板介绍,这周是青梅集中采摘周,仅在杨会村就设有5个收购点,每个点每天能收购20万斤,产品主要销往粤港澳大湾区市场。
杨会村有长达40多年的青梅种植历史,由于土地资源得天独厚,山地丘陵特有的土壤和气候,孕育的青梅个大饱满,富含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口感清脆爽口,深受人们的喜爱。目前,该村青梅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占平桂区青梅种植面积的65%。
“青梅产业真正成为了杨会村的特色支柱产业。在该村的辐射带动下,目前公会镇种植青梅面积已达4000余亩。”公会镇党委书记黄永鹏说,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该镇引进了一些好品种并对农户进行种植技术培训,同时通过网上和其他渠道联系粤港澳大湾区的梅果加工企业,拓宽青梅销售渠道,帮助农民增收。
据悉,公会镇作为“青梅之乡”,按照“现代农业、农旅融合、城乡统筹”的总体发展思路,积极盘活撂荒耕地,大力推动“一镇一业、一村一品”青梅种植产业发展。下一步,该镇将提高群众对青梅产业管理技术水平,提升公会青梅品质;引导有能力的群众建立小作坊,制作青梅酒、青梅果脯等下游产品,成立电商直播基地,打造“冬赏梅+夏摘果”农旅融合新业态,让青梅产业成为富民产业和“绿色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