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武威:抓平台夯基础,塑造发展硬核支撑

2025-05-09 20:37:26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颉满斌 通讯员 侯永春

近日,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复武威市以武威工业园区为基础,设立甘肃省武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标志着武威工业园区成功迈入省级高新区行列,实现武威市省级高新区“零”的突破,成为武威市科技创新又一重大平台。

甘肃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甘肃省政府批准设立,主要职能是推动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承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这一科技创新里程碑式的成果,既是武威市深入实施“强科技”行动的鲜明写照,也是武威市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的生动体现。

多举措打造创新平台

中国农业大学甘肃武威绿洲农业高效用水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研究站”),是中国农业大学与武威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国家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自建站以来,研究站立足干旱区农业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国际学术前沿,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技术需求,在农业节水理论与技术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研究站负责人李思恩表示,经过多年建设,研究站已成为我国开展农业节水前瞻性研究、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承担国际合作交流和推广农业高新技术的重要科技创新平台。

武威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唐国天介绍,近年来,武威市持续加强与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兰州大学等创新引擎的高效对接,支持建设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科研分支机构等,持续引育科研“国家队”力量入驻武威。截至目前,该市已累计建成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基地)10个(国家级2个、省级4个、院市级4个)。

“近年来,武威工业园区锚定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目标,前瞻谋划、精准施策,推动园区向‘高’向‘新’发展。”武威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牛生葆表示,武威工业园区成功获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对园区来说,既是荣誉,更是新的起点,园区将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加快实现从工业园区向高新区的转型蝶变,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位于武威工业园区的甘肃大北农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兽药、饲料添加剂、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等农用生物制品研发、生产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被认定为甘肃省第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先后创建获批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甘肃省技术转移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

“公司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依托现有省级科研创新平台力量,联合大北农集团‘绿色生物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关村科学城农业合成生物中心’等高水平创新平台,成功研发出γ-氨基丁酸、聚谷氨酸等一系列农用合成生物学新产品,推动企业驶入了高质量发展快车道”。甘肃大北农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穆廷桢介绍,为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公司于4月16日成功举办“汇聚智力资源 助力产业发展”产学研合作交流活动,邀请东北农业大学向文胜教授作了《农药路在何方—分子生物农药》专题报告,并签订了生物医药技术联合研发合作协议。

甘肃大北农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通过创建科技创新平台,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武威市科技型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一个缩影。

记者从武威市科学技术局了解到,近年来,武威市抢抓科技创新发展机遇,深入实施“强科技”行动,不断强化高水平创新平台体系建设,推动资源要素加速向创新平台聚集。截至目前,该市三县一区均获批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获批省级科技创新型县区,武威工业园区获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市累计建成“国字号”科技创新平台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高水平创新平台近40家。

挖潜力培育创新平台

近期,武威金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功与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院士主导的养分资源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签约设立“全国重点实验室-稳定性肥料研究院”。

武威金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高效绿色环保新型肥料及增效剂研发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已建成一流的脲酶抑制剂NBPT和硝化抑制剂DMPP生产线,生产的脲酶抑制剂NBPT全球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已成为全球重要的肥料增效剂供应商。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94亿元,纳税2610万元,出口创汇2.44亿元。

“对于民营企业来说,科技创新是勇立潮头的根本动能。近年来,公司构建了‘上海+甘肃’双研发中心发展格局,每年投入1000余万元用于研发攻关,已成功研发出一系列新型高效、绿色环保的化肥增效制剂产品,取得各类发明专利56项,打破了国外公司专利壁垒,掌握了肥料增效剂生产工艺核心技术,实现了肥料增效剂国产化替代,填补了稳定性肥料行业的核心原材料国产化空白”。武威金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于亦忠表示。

武威市在加强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建设的同时,也十分注重科研院所、三甲医院等创新主体创新能力提升工作。

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武威医学科学研究院)是武威市首家获批三甲医院,经过多年发展,医院已先后获批甘肃省引才引智基地、甘肃省科普基地等创新平台。

记者从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了解到,近年来,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围绕健康武威建设,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聚焦重离子治疗和分子诊断专业特色,持续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工作力度,走出了一条医疗科研之路。截至目前,已累计治疗肿瘤患者1900多例。

随着“强科技”行动的深入实施,武威市持续加强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加大科技创新平台激励力度,对新认定的国家和省、市级科技创新平台,分别给予5万—50万元不等的资金奖补。同时,支持省内外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及科技型企业以合作共建、独立建立等形式在武设立科研分支机构、联合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近3年,已累计为各类科技创新平台落实市级奖补资金480多万元。

“科技创新平台是集聚创新资源、汇聚创新人才、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载体。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打造‘全国区域性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基地’的部署要求,聚焦‘高’‘新’定位,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布局、区位优势和科技特色,依托‘重离子’‘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等大科学装置,以构建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为抓手,着力打造具有西部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发展新高地”。武威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小华表示。

责任编辑:陈可轩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