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吁AI技术普惠,《CCF人工智能素养提升行动倡议》发布

2025-05-11 20:24:12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叶天瑜 科技日报记者 王春

5月10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的第二届CCF公益日主论坛暨技术公益大会在复旦大学邯郸校区光华楼举行,记者从中获悉,本届CCF公益日以“智能向善、公益无限”为主题,会上发布了《CCF人工智能素养提升行动倡议》(上海倡议)。

据悉,这是由CCF发起的一项创新公益活动,依托计算机学会丰富的学术资源与广泛影响力,汇聚各方力量,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及公益组织,共同发起此次行动,使得不同年龄、地域、身体状况、社会经济背景及受教育程度的人群或者是灵活就业群体、老年人、残障人士、相对缺乏机会的学生和教师等尽可能多的人群,能够获得高质量人工智能学习资源与机会。

会上,CCF理事长孙凝晖院士呼吁推动AI技术普惠,向乡村学校、社区服务中心提供AI教育和信息服务。通过低门槛的AI工具、方言适配和适老化改造,通过AI技术公益活动,让AI技术真正下沉,为欠发达地区及弱势人群架设智能时代数字桥梁。 

复旦大学校长金力院士指出,当前AI的技术鸿沟持续扩大,弱势群体被边缘化的风险在加剧,作为AI研究的国家战略力量,高校有责任回答如何让技术红利变为“多数人的福祉”的问题。他也表示充分期待以CCF公益日为契机,发挥CCF丰富的学术资源与影响力,汇聚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及公益组织等各方力量,让AI的成果真正“甜”进老百姓的心坎里。

公益大讲堂环节,复旦大学教授胡湛则从社会学角度探讨了人工智能如何助力科学普及,并提出“技术向善”的实践路径;中国盲人协会副主席何川研究馆员分享了AI技术在助盲领域的创新应用,强调科技应服务于社会弱势群体。

在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当下,信息技术早已不再局限于某个实验室内,它确确实实走进了千家万户。今年,CCF聚焦AI主题,整合一线科研人员、教学老师与技术实践者等人才资源,组建超200人的科普教师专家队伍,深入全国中小学开展实地宣讲。同时设立机器人、虚拟现实等科普基地,助力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记者通过采访CCF分管公益工作的CCF会士、监事长、北京大学金芝教授了解到,CCF还积极拓展公益边界,与残疾人协会携手,运用技术马拉松积累的案例与助残技术方案,切实改善残障视障人士生活;联动养老机构、医疗机构、农业等部门,将信息技术普惠理念传递至社会各角落,推动技术成果惠及更广泛群体。

责任编辑:陈可轩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