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刘侠 实习生 王湘川
5月12日,四川省2025年防灾减灾宣传周启动仪式在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举行。来自省、市、县三级相关部门成员(单位),应急救援队伍及学校师生等约700人参加此次活动。
据悉,启动仪式以主题展示、科教活动、趣味课堂、全民宣教、科技互动等内容为矩阵,采用“会+展”形式。现场设置防灾减灾主题展示区、应急逃生演练区、数字科技防灾减灾展示区、防灾减灾科普互动体验区、防灾减灾应急装备展示区等5个展示区,为提升群众主动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贡献力量营造浓厚氛围。
在应急逃生演练区,以“科技实训+实战互动”为核心,现场配备专业讲解与装备展示,公众通过操作消防器材、观摩灭火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在沉浸式体验中掌握逃生处置技能,感受科技对应急救援的革新推动。
同时,在数字科技防灾减灾展示区,现场展示了卫星智能调度平台、北斗定位终端、聚合路由器、微波电台等数字应急救援装备,旨在展示四川省科技赋能防灾减灾救灾水平,推动各项科技与技术在应急救护、消防安全、水域救援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助力绵阳应急响应效率与指挥调度能力提升。
活动现场还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发放防灾减灾应急包,此次活动共定制了家庭1500个急救应急包,其中的1000个通过全省线上互动参与群众抽奖获得,应急包内含防灾应急药品、救援器具、防灾减灾科普手册、防灾减灾文创手办等物品。发放防灾减灾应急包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人民群众主动学习应急知识的“大门”,助力全社会形成“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良好氛围。
记者了解到,在今年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将围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主题,开展四川省2025年“5・12”抗震救灾演练,会同教育厅组织四川省中、小学校开展应急避险演练,会同省委社会工作部动员全省志愿服务力量积极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志愿服务活动,开展防灾减灾救灾法治宣传活动和全省防震减灾科普作品大赛等,进一步提升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