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科学考核激活创新平台创新活力

2025-05-13 14:43:17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赵向南

近日,山西省科学技术厅发布通知,通报表扬了2024年度考核“优秀”的省重点实验室和省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平台”),并给予一定数额经费支持。同时,对考核“不合格”的29个创新平台给予黄牌警告,并撤销了1个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省重点实验室。

“省科技厅建立了多维科学评价指标体系,突出以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破四唯,讲贡献,量质并举,以质为先,我们觉得很符合平台发展实际。”5月13日,轨道交通牵引电机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主任雷平振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说,“通过科学考核,进一步激活了重点实验室的创新活力,创新平台之间比学赶超,以评促建、以评促优的机制日益显现,成为技术突破的策源地、产业升级的助推器。”

考核内容去“杂”取“精”

山西省科技厅修订完善了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对进入正式运行期的创新平台进行年度考核和定期评估。2024年年度考核共有15家省重点实验室、14家省技术创新中心获评“优秀”。

煤矿综掘与短壁开采装备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在考核中获“优秀”,在该实验室负责人金江看来,获“优秀”的主要原因是科技成果以及成果转化推广。“2024年度,我们实验室的10项重要科技成果完成了登记认定,完成209件专利授权及申请,获得各类科技奖励12项。”金江说,在成果转化和推广方面也比较显著,如承担的科研项目开发为功能良好的掘锚一体机,在国内销售12台套,收入达2.3亿余元。

“这次考核减少一般性、事务性内容,聚焦创新平台科技创新主业。”金江说,“重点考核创新平台的投入强度、核心技术突破等,既关注专利数量、论文质量,也重视成果转化效率、人才团队建设、产学研协同成效等。”

据介绍,这次考核对省重点实验室、省技术创新中心等各类平台实行分类评价,在分值100分的共性评价指标中,设置了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单位支持与条件建设、标志性贡献等一级指标。“这5个指标均与科研有关。其中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标志性贡献两个指标分值达到50分。”金江说,“这样的指标设置和赋分权重,有利于引导创新平台聚焦主责主业,聚精会神谋创新,做本领域特色鲜明、优势显著的科技‘特长生’。”

考核方式删“繁”就“简”

“考核重点看科研硬成果,形式简单,没有繁琐流程,不用交纸质材料,在网络系统里如实填报即可。”有机旱作农业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娟玲说,填写考核报告,梳理自己的全年科研工作,不仅没负担,“还有不小收获,平台考核请各创新平台负责人担任专家,对本组内平台进行互评打分,既克服了外部专家对创新平台建设不了解的弊端,又能促进创新平台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升、争创一流。”该省重点实验室致力于完善有机旱作农业理论与技术体系,在考核中获“优秀”。

据介绍,山西省科技厅简化和规范考核流程,考核程序删“繁”就“简”,数据填报采取基于“信任制”的网络填写方式,不再提交纸质材料,也不要求提供全部印证材料,极大减轻科研人员工作量。对于获“优秀”等级的创新平台,享受“免申即享”政策,直接拨付奖补资金。

科学考核,激发了创新平台创新活力。考核获“优秀”的智能物流装备山西省重点实验室,研发了3000米深海履带采矿车,为我国高效探索海底矿物提供了绿色智能化开采新装备新方法。2024年,山西省科技创新平台在科技成果、技术突破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推动产业技术升级、培养高端科研人才等方面成绩突出。据统计,2024年度,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共汇聚各类科技人才1.5万余人,科技成果获各类奖励40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2000余件,成果转化收益40多亿元。

责任编辑:孙莹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