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星
5月11日—13日,以“数智驱动·新质引领”为主题的第十八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在上海举办,大会设置1个主论坛、2个高峰论坛、14个平行论坛、3个闭门会议及2场同期活动,汇聚150多场精彩报告,同期设立仪器整机及供应链特色展区,千余名科学仪器行业相关政府领导、院士专家、企业代表、检测机构负责人等参会。
此次会议由仪器信息网主办,上海科学院、上海市松江区投资促进和企业服务中心等单位协办,并得到中国认证认可协会、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分析仪器分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等40余家单位的支持。上海科学院副院长刘燮主持会议。
大会充分结合上海市松江区的产业、政策优势,搭建“政、产、学、研、用、资、媒”交流平台,与上海科学仪器产业深度链接,促进科学仪器上下游供应链融合发展。
大会报告环节,上海市松江区副区长陈容从政策扶持、产业基础、人才资源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松江区优越的创业创新环境、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展示了松江区在推动仪器仪表产业方面的独特优势与巨大潜力。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建宇系统阐述了高光谱技术的前沿动态与最新应用成果。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 俞大鹏教授深入探讨了量子科技发展的关键路径与科学仪器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
作为现代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的“基础设施”,仪器仪表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松江正加快构建“2+7”现代产业体系,仪器仪表作为七大重点产业之一,被列入重点培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方向。近年来,松江区仪器仪表产业链日益完善,已形成涵盖整机设备、传感器件、系统集成、计量检测等关键环节的完整体系,全区相关企业接近400家,2024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86.26亿元。
北京信立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仪器信息网CEO赵鑫表示,松江集聚了多层次科研用户和整机制造资源,具备得天独厚的产业生态。信立方将通过旗下平台,发挥“迎进来、走出去”的桥梁作用,助力科技成果落地。借助主题论坛、实验室开放、线上直播等多元形式,加速全国资源要素在松江汇聚,助推本地产业生态“走出去”。
松山区投促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松江正以“两业融合”为主线,加快推进5G通信、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在仪器仪表领域的融合应用,着力打造产业转型升级“新引擎”。为营造良好产业生态,松江区还设立了企业落户、技术改造、主体培育等专项资金支持政策,全力助推科创企业做强做优。
活动当天发布了2025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科学仪器锦标赛。该赛事聚焦“硬科技”原始创新,旨在打造未来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源头,加快推动更多“从0到1”的技术突破走出实验室、走向产业链。
大会还特别设置“中国科学仪器发展高峰论坛”邀请与会专家就仪器行业关心的对等关税、人工智能、大规模设备更新等热点话题展开深度交流。
(大会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