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杨仑
近日,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在吉林省启动“中国农技协人参科技小院集群”建设,这是第二个国家级科技小院集群,也是我国首个人参科技小院集群。
吉林省是我国人参产业的核心产区,人参产业底蕴深厚,种植历史悠久。吉林农业大学作为人参科研核心阵地,汇聚了丰富的科技资源,研究成果丰硕,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为产业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注入动力。该校人参研究团队与吉林抚松人参科技小院等多个科技小院形成了紧密合作,并积极携手辽宁、黑龙江等产区科研团队及高校院所,共建共享人参科研平台与示范基地。在人参基因测序、功能基因挖掘、新型制品研发等前沿领域协同创新,成果丰硕。同时,与云南、贵州等新兴中药材产区交流合作,拓展人参产业发展新思路与新业态,提升产业全国影响力。
各科技小院聚焦人参全产业链难题,协同攻关,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例如,吉林集安人参科技小院,作为首个国家级人参加工领域的科技小院,创新了人参食品加工的关键技术,提高稀有皂苷含量,提升人参产品的品质。该科技小院还开发了系列生理活性强、食用方便、口感风味易于接受的人参深加工产品,申请了7个企业标准,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件。
目前,吉林省人参科技小院建设成效卓著,已布局9家人参科技小院,覆盖白山、通化、延边、吉林等主要产区,形成集科研创新、技术推广、人才培育、产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平台。
据介绍,科技小院集群落地后,将依托现有优势科技小院协同发力,聚焦人参产业瓶颈与前沿需求,集中优势科研资源深度攻关,实现关键技术突破;依托小院实战环境“育训用”相结合,打造产业急需多层次人才梯队;打通“创新—转化—应用”快车道,加速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落地生根;精准对接市场需求,提升产业抗风险与可持续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