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张蕴 通讯员 李永鹏
5月,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春色渐染层林。在被誉为“彩虹故乡”的土族故土园内,身着七彩绣花衫的土族阿姑手捧哈达,用一曲悠扬的“安昭舞”迎接八方来客。
作为世界唯一全面展示土族文化的国家5A级景区,互助土族故土园坐落在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交汇处。故土园有彩虹部落土族园、纳顿庄园、小庄等五个核心景点。春赏百里花海、夏享浪山民俗、秋观层林尽染、冬品青稞酒香——这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以四季不同的风姿吸引着四海宾朋。
“五一”期间,互助土族故土园景区不仅出台门票、就餐、住宿等优惠政策,还精心打造沉浸式体验项目,如土族婚俗体验、免费品尝“大地之锅”土豆、传统糌粑制作等,同时推出花儿美食消费季活动,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感受浓郁的民俗文化氛围。
在景区的彩虹部落土族园中,游客们沿着路灯点缀的步道漫步,粉色花瓣随风飘落在配电箱上新贴的“‘石榴籽’供电服务便民卡”上。电力工人在十余米高的带电作业斗臂车内检修的身影,与土族青年在花海中唱响“花儿”的情景,构成了一幅动人的夏景图。
在小庄村后山的草甸上,上百顶白色帐篷如蘑菇般散落,游客围坐烤肉、对歌起舞。在欢腾的人群中,总能看到头戴安全帽、身挎工具包的电力服务队员。这种“无声的守护”背后,是服务队创新的“网格化”保电模式。“从前浪山最怕突然断电,现在连烤全羊用的电转炉都能放心用了!”经营农家乐十余年的韩大姐竖起了大拇指。
初夏的故土园,青稞酒香弥漫街巷。走进纳顿庄园的地下酒窖,恒温恒湿控制系统正平稳运转。酒窖负责人马军指着墙上的电力设备标识牌说:“国网互助县供电公司为我们定制了双回路电源,连酒曲发酵的温控曲线都是他们帮忙优化的。”在景区运营中心的大屏上,电流、电压、负载率等数据实时跳动,值班员旦正才让介绍:“有了这套系统,我们能预测未来三天的用电需求。”
5月13日,国网海东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副主任尤索夫点击平板电脑,调出无人机拍摄的输电线路全景图:“我们给重点线路装上了‘千里眼’,山体滑坡、树障隐患都能第一时间发现。”这套立体化巡检体系,让互助县供电线路的巡视效率提升60%,科技力量与传统匠心在此交融。在彩虹部落土族园,服务队将配电箱装饰成土族刺绣纹样;在安召广场,路灯杆上悬挂着中英双语的电力安全歌谣;就连景区电瓶车的充电桩,也绘有卡通版“电管家”形象。“要让安全用电意识像春风化雨般融入每个角落。”尤索夫说。
夜幕降临,故土园千灯齐亮。土族古戏台上,光影交织的《彩虹部落》实景剧正在上演;美食街上,电烤炉上的牦牛肉嗞嗞作响;观星营地内,游客们通过电子望远镜遥望银河。而在景区外的山路上,服务队的黄色工程车仍在巡回——车顶的探照灯划破夜色,与满天繁星交相辉映。
据统计,今年“五一”期间,互助县累计接待游客82917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70.82万元。“从春季的踏青到冬季的冰雪嘉年华,我们守护的不仅是电流,更是这片土地上绵延千年的文明之光。”望着灯火璀璨的景区,国网互助县供电公司副总经理包启动道出了所有电力人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