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箭十二星  太空计算卫星星座成功发射

2025-05-14 16:43:36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江耘 通讯员 陈航

5月14日,太空计算卫星星座搭载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首个整轨互联的太空计算星座正式进入组网阶段。作为之江实验室主导构建的“三体计算星座”项目与国星宇航“星算”计划的首次发射,本次发射的星座包含12颗计算卫星,搭载80亿参数的天基模型,可对L0-L4级卫星数据进行在轨处理、推理,将执行异轨卫星激光接入、天文科学观测等在轨任务。

通常,卫星需先将数据传回地面,再由地面数据处理中心对其解析,这种“天感地算”的模式受限于地面站资源、带宽等因素,仅有不到十分之一的有效卫星数据能传回地面,且存在数据时效差等问题。为解决相关问题,之江实验室协同全球合作伙伴启动“三体计算星座”项目。该项目要打造千星规模的太空计算基础设施,建成后总算力可达1000POPS(每秒百亿亿次运算)。

“我们是要构建太空计算星座,把算力送到太空,实现计算卫星之间的互联互通,进而把人工智能送上天。”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表示,人工智能不能因为缺失算力而缺席太空。“三体计算星座”的构建,将大大拓展太空应用的边界,未来希望通过这个星座让老百姓也能便利地用上计算卫星、遥感卫星等带来的服务,这对空天产业的变革具有深远意义。

“组建一个太空计算星座,并让星座充分发挥其价值,是一项非常庞大、极度复杂的系统工程。之江实验室以实际行动探索机制创新,既充分发挥新型研发机构在科技前沿领域的研发优势和非营利性机构的平台优势,又充分发挥企业、高校各自的创新优势,大家共同以科技创新来推动产业创新。”之江实验室党委书记佟桂莉表示。

“三体计算星座”新一轨卫星发射任务的研制工作也已经启动。“今年,之江实验室将携手国星宇航、智星空间、地卫二、开运联合、蓝箭鸿擎、十方星链、中科睿格、微纳星空等,共同完成超50颗计算卫星的星座布局。”之江实验室计算星座科研任务总体部总指挥、之江实验室总工程师赵志峰说。

责任编辑:王倩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