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  呼  吸——记海军某支队潜水员、一级军士长陈翔

2025-05-15 18:03:33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杨捷 朱一未 科技日报记者 张强

深夜,潮汐如呼吸般规律,海水哼唱着摇篮曲,托起沉睡的战舰。军港一侧,海面泛起阵阵微澜。只听“哗啦”一声,两个身影探出水面,月光映衬下,水兵臂上的海军军旗分外鲜红。

“一、二、三……”海军某支队潜水员、一级军士长陈翔心里默念着,他想看看眼前的这名潜水新兵需要多久才能恢复平静,打开话匣子。

“班长,我还是有点慌……”半分多钟的沉寂后,上等兵许泽权总算吐露心声。第一次参加夜潜训练,小伙子难免有些紧张。

“深呼吸。”这名有着27年军龄的老班长,并没有急于解答疑问,而是一边说着,一边帮徒弟脱下沉甸甸的装具。

“大海里,呼吸就是你持久作战的‘开关’,既可以帮你调整心态,也能帮你调节状态。”老兵陈翔讲起了其中的奥秘,“呼吸过快容易消耗体力,呼吸太慢又不利于作业,越是心急,越容易自乱阵脚。”

那年,码头的施工场地意外坍塌,一名工人不慎坠海,生死不明。听到消息后,恰巧在附近训练的陈翔当即冲向事发现场。此时,海水已经开始涨起,暗流随时可能把人卷走。顾不得复杂的水下环境,陈翔三下五除二地背起潜水装备,毫不迟疑地跃入水中。

下潜,再下潜……太阳的光线折射到水中已没有多少光亮,海水不住地翻涌着,似乎要将一切都卷走。

万幸,民工并没有被暗流冲远,但却被坍塌的墙体牢牢压住。生死瞬间,陈翔深吸了一口气,将自己的呼吸气嘴塞到工人嘴里,紧接着又清理起工人身上的石块。

十秒、二十秒、三十秒……暗潮中的每一秒都显得无比漫长,陈翔默数着自己的憋气极限,争分夺秒地清理碎石。少顷,废墟松动,陈翔又将安全绳绑在工人身上,双脚全力下踩——成功上浮!

此刻的陈翔已瘫倒在地,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双眼已通红。当听闻落水工人恢复生命体征时,陈翔心中的巨石也随之落下。

二十余载,千余次的水下训练,近万小时的潜水时长,陈翔用一次次深潜,讲述着“敢下头水、以命换命”的勇气与责任。

一番推心置腹过后,小许虽依旧懵懂,但渐渐有了自己的理解。戴上头盔,小许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再次跟着师父潜入水中。这一次,他的身影中多了几分坚定与从容。

(受访单位供图)

责任编辑:王倩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