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罗云鹏
记者5月20日获悉,近日,科研人员首次公布在我国空间站发现的一个微生物新物种,并将其命名为“天宫尼尔菌”。据介绍,华大智造的DNBSEQ-T7测序仪对该微生物的基因密码进行逐个破译。
DNBSEQ-T7测序仪被业界誉为“超级生命计算机”,支持PE100和PE150测序读长,支持1—4张载片灵活上机、独立运行,最快可在24小时内生成至少7Tb的数据,单张载片有效reads数提升到了5800M。它超强的日生产能力使其广泛适用于全基因组测序、全外显子组测序、多组学、医学科研、农业基因组学、复杂微生物群落宏基因组学等领域。
基于DNBSEQ-T7测序仪,并通过形态观察、系统发育分析、代谢分析等多学科手段,科研人员发现了一种革兰氏阳性、好氧、产芽孢、杆状菌株——JL1B1071T。
据悉,这一菌株属于细胞杆菌科的尼尔属,其基因组有5166230个碱基对。
科研团队发现,其与地球上亲缘关系最近的环状尼尔菌ATCC 4513T菌株相比,基因相似度仅为83.3%,远低于物种界定标准的95%。同时,二者在特征蛋白表达和代谢途径上也存在显著差异。最终,科研团队确认了这个从未被记载的新物种。
微生物是地球上最古老、最多样化的生命形式之一,体型微小却分布广泛。从空气悬浮颗粒到土壤深处,从深海高压环境到人体共生菌群,微生物构成了地球上庞大的“隐形”群落。
(受访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