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大学生科普社走进中小学校园

2025-05-20 14:52:13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龙跃梅

5月19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活动在广东省肇庆市中小学上演。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大学生科普社携手肇庆市教育局,为肇庆市颂德学校和肇庆市第一小学(幸福校区)的学子们带来7场前沿科普讲座。

“选取贴近生活的角度,让科学可知可感。”姚欣宜同学主讲《逐日之路——中国可控核聚变的故事》,道出科普初心。这位大学生将复杂的能源科学转化为生活案例,用“太阳的能量如何装进灯泡”的比喻引发小学生热烈讨论。何雨欣同学带来《生物分子剪刀》科普课程,通过动画演示基因编辑技术。此外,张凯旋同学用中国传统麻将上的图案解释人脑对数字的感知机理,揭秘数学之美;郑铠柠同学则带领孩子们通过肌肉模型理解运动科学。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教务委员会委员、大学生科普社学术导师蹇林旎教授表示,学校推崇全人教育,致力于培养兼具创新精神与社会担当的新时代青年,引导同学们不但要成大器,更要成大人。

肇庆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活动展现了高校服务社会的担当,为湾区基础教育注入创新活力。

“大学生是科普的理想桥梁,一方面,教授传授给我们已有的知识,另一方面,我们在教授的带领下不断地创造新的知识。”主讲《我们如何与AI共存》科普课程的冯子彬同学说。

数据显示,我国科普资源供给存在结构性缺口,每万名青少年仅对应1.2个专业科普场馆。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创新推出的“大学生科普导师团”模式,正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新思路。据悉,该校计划将科普活动拓展为大湾区“科学教育联盟”,未来三年覆盖超50所中小学校。

(主办方供图)

责任编辑:李梦一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