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孙明源
5月19日,空中客车公司(以下简称空客)在北京举行可持续航空燃料媒体交流会,强调了中国在可持续航空燃料领域的发展优势:丰富的原料资源种类,坚实的相关产业基础,以及强大的制造能力和工程执行力。空客相关负责人表示,据空客预测,到2030年,中国可利用的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原料年可获得量将支撑起高达1200万吨的潜在产能,展现出巨大的发展空间。
空客分析,在能源支持方面,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场,风电与光伏装机容量占全球三分之一,电力成本较国际平均水平低20%-30%,为可持续航空燃料生产大幅降低能耗成本。同时,中国绿氢产业快速兴起,为可持续航空燃料的合成路径提供了清洁、稳定的氢源,有助于提升燃料整体的可持续性。
技术与产业基础亦是中国的一大亮点。在生物质转化、煤化工、甲醇制燃料等关键技术领域,中国已积累了丰富经验,并拥有广泛的产业配套能力。结合全球领先的科研投入水平,众多科研机构和高校正推动可持续航空燃料相关技术不断取得突破,特别是在油脂加氢、醇制燃料等生产路径上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解决方案。
“此外,中国强大的制造能力和工程执行力确保了可持续航空燃料产业的快速推进和高效建设。从设备生产到工程落地,中国在成本控制、产能扩张和项目交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空客相关负责人表示。
2022年,空客天津开始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进行测试飞行和交付飞行。此外,空客还不断携手合作伙伴推动产业链的多样化发展,与中国的研究所、高校等机构不断探索生产技术,优化可持续航空燃料产业生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