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夏凡
记者5月21日从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第四届中东欧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第四届中东欧博览会将于22日至25日在浙江省宁波市举行。大会以“向新、向实、向未来”为主题,贸易展览面积达8万平方米,将举行11场博览会框架内的重点活动、4场同期举办的机制性活动和50场以上分行业、分国别,“小而实”“小而精”“小而美”专场对接活动。
记者了解到,“数智中东欧”是第四届中东欧博览会重点打造的全新区块,集中呈现我国和中东欧国家在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通航科技等领域的近百项前沿技术和产品。
“本届博览会上,中东欧国家带来的创新技术主要在航空和生物健康领域,包括来自奥地利的钻石飞机、塞尔维亚的海上安全传感器、斯洛伐克的医疗设备等。”宁波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励成杰说,观众可以在现场体验匈牙利的虚拟现实科技VR Park,身临其境感受匈牙利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据介绍,宇树科技、星动纪元、均普智能等一批优秀国内人形机器人企业也将集体亮相博览会。企业届时将携带先进的机器人产品,展示拟人行走、闻香识物、迎宾递水、动作捕捉等场景,展现人工智能在日常互动、工业协同等方面的落地新场景。此外,宁波市22家人工智能产业链企业,也将展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探索。
作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中国—中东欧博览会推动了文化交流和人文互鉴。宁波市政府党组成员、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叶苗通过3个场景,介绍了促进人文交流的举措。
一是民间往来“双向奔赴”场景。过去的三届博览会通过举行“舌尖上的相遇”活动,云集了数十万的观众和消费者,用“烟火气”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本届博览会打造了“中东欧商品市集+文化工坊”的联动模式,游客可以一边品尝来自中国和中东欧的美食,一边体验工艺品的制作。此外,中国—中东欧国际帆船赛、特色产品对接会等各类活动将举办,以活动为起点,拓宽交流和经贸之路。
二是文化交流“美美与共”场景。索非亚中国文化中心、布达佩斯开通直航客班等都架起了宁波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本届博览会既有中东欧艺术家的画作、传统的刺绣、陶瓷的技艺等特色艺术,也有中东欧主题图印、“甬上中东欧 丝路浙纺服”时装秀、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双向互译的精品图书展等文化融合展演,通过文化共鸣催生贸易机遇。
三是人才教育“携手同行”场景。往届博览会推动建成的中国—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研究中心、职业院校产教联盟等平台,通过平台和中心的作用,培养了一批经贸合作方面许多的人才。第四届中东欧博览会将举办教育合作交流、青年科技人才交流活动,达成更多师生互派和语言中心项目,努力培养更多熟悉中国和中东欧文化、地域特色以及市场的青年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