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罗云鹏
人与人的协作,往往依赖人的经验和能力。试想,当智能体介入后,会带来怎样的协作效率之变?
5月20日,在广东省深圳市举行的金蝶云苍穹AI峰会上,金钥财报(财报分析智能体)、ChatBI(企业问数智能体)、招聘智能体、差旅智能体以及企业知识智能体发布。
记者注意到,智能体将通过自主规划、工具调用与持续学习能力,弥补人类认知局限,并优化任务分解与资源分配,决策科学性与推动协作效率跃升。
金蝶集团总裁章勇介绍,“一年以来,我们一直在强化智能体开发平台的能力,助力企业基于场景创新应用模式。”
据悉,这一过程中,金蝶构建起超过100个AI场景的应用,并与伙伴企业共创超过1000个应用,帮助海信、温氏、湖北中烟等近百家企业实现数智化转型。
以企业招聘为例,传统模式中用人部门发起需求需经历跨职能审批节点,流程冗余。引入招聘智能体后,用人部门以自然语言输入需求,系统即自动化拆解任务流,完成岗位画像构建、多模态简历匹配与流程推进。
“招聘智能体找人快,全流程自动化,时间至少缩短80%。”金蝶中国副总裁、研发中心总经理刘仲文介绍,“招得准,基于金蝶专业的KSAE‘北斗’模型,使得我们的人员匹配率从40%到90%。”
事实上,在“千模大战”后,大模型如何匹配落地场景已成为关键。然而,同质化应用泛滥使其陷入“食之无味”的困境,倒逼科技企业加速智能化转型,深入探索其应用潜力。
刘仲文说:“对于构建智能体来说,数据是非常重要的,有了海量的数据和复杂的行业知识,才能去构建智能体的应用。”
以大型装备制造业为例,其知识体系庞杂且工艺问题闭环管理困难,传统依赖师徒经验传承,难以系统沉淀制造流程中的质量管控与缺陷整改方案。
金蝶中国副总裁、苍穹智能体平台总经理李帆介绍,通过与该行业一家企业合作共创,沉淀超4000份制度文档与测评数据,通过结构化输出质量与操作指引,加速员工知识内化,并搭建智能体平台实现全量知识检索分析与协同管理。
作为智能体技术基座,苍穹平台通过降低企业AI落地技术门槛,整合多维度工具模板、深度SaaS集成、企业级安全架构及开放技术协议,构建标准化开发链路,正推动智能体开发普惠化进程。
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能技术高度依赖数据驱动,而智能体的很大优势就是其基于可信执行数据环境运行,在本地化计算节点上完成私有数据的训练与推理,既避免了数据泄露风险,又规避了“数据孤岛”的困境。现在的智能体,已实现从工具型助手向具备自主决策与任务执行能力的协同伙伴跃迁。
刘仲文表示:“与合作伙伴企业一起合作,共同构建未来人和智能体协同的网络和生态,这也是合作伙伴企业乐见的。”
时下,智能体正从技术试点转向规模应用爆发期,其演进路径与我国经济社会数字化进程深层耦合。需要关注的是,下一阶段需技术创新与治理体系“双轮驱动”,既筑牢自主可控技术根基,又打通产学研用联动链条,深化技术能力与产业场景融合应用,构建可复制的商业模式闭环,以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系统性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