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楠 科技日报记者 李禾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急救赢得了时间。“救护车到达时间从15分钟缩短到7分钟,每天能多救20%的患者。”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柏广富近日用直观的数据,揭开了“7分钟急救圈”带来的生命奇迹。
时间就是生命。据介绍,惠山区人民医院急诊科打造的“7分钟急救圈”服务体系,布设5大急救分站,每个站点辐射5公里左右范围,只要接到120求救电话,救护车按就近原则,从相应急救分站出发,实现了“急救就在身边”。
除上述办法外,如何进一步“抢抓”时间?惠山区人民医院优化信息采集、分析、处理、传递和总控系统,将院内网络与救护车直接连接,患者的心电图、生命体征、车辆位置等数据实时传回医院,急诊团队通过“云上会诊”提前制定抢救方案,实现“上车即入院”,平均为急危重症患者抢回10分钟黄金时间。院前院内的无缝对接,打破了信息壁垒,最大程度优化了急救效率,实现了“急救零等待、生命无缝隙”。
“对于心跳呼吸骤停患者,4分钟就是生死线;脑梗救治每早1分钟,就能多挽救190万脑细胞;急诊科应用新的床旁快速检测仪器,将心梗关键指标出结果的时间,从20分钟缩短至9分钟,因此,前期获得救治的时间越短越好,否则即使抢救过来了,也会留下严重后遗症。”柏广富说,为生命争取的每一秒,都为重危患者抢救赢得宝贵时间。
“院前急救、院内急诊、重症监护要形成闭环,形成‘急救-抢救-康复’全链条服务体系。”柏广富表示,目前惠山区人民医院急诊医学中心占地1.5万平方米,预计将开放更多急诊综合病房床位,可为本地居民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