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智”造“好房子”  实现低碳施工高效建设

2025-05-22 21:41:48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李禾

近日,在深圳安居景馨苑项目工地上,塔吊林立间不见尘土飞扬,建筑产业工人通过可视化系统操控自平衡机械臂,将一个个30吨重的精装混凝土模块,精准组装成30层高楼。

上述这座以“毫米级精度”生长的建筑,是由深圳市安居集团旗下福田安居公司投资建设,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和中海建筑有限公司联合承建,通过模块化集成建筑技术打造的保障性住房,也是国内首座在高密度城区建造的混凝土模块化高层建筑。

今年,“好房子”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各地纷纷开展“好房子”探索实践。作为“模块集成建筑建造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工程,安居景馨苑项目从首件模块吊装到完成30层高楼的精装封顶,仅用148天,以800多个标准化建筑模块,交出了将保障性住房建成“好房子”的深圳答卷。

“在城市核心区施工的项目,不仅要考虑环保问题,而且只能在规定的有限时间内作业,以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干扰。”安居景馨苑项目经理徐恺说,采用模块化集成建筑技术,可将70%施工量在工厂提前完成,相较于传统建造模式,不但减少了对周围居民和交通环境的影响,而且建设过程受外界影响小。

据悉,安居景馨苑项目结合中建海龙创新升级的BIM(建筑信息模型)、智能生产、智慧运输等数字化手段,较传统建造方式缩短建设工期14个月,在建造过程中减少了75%以上的建筑废弃物排放,避免超过25%的材料浪费,工业化生产体系还将建筑结构误差精确控制在5毫米之内,实现低碳环保施工、高效优质造房。

“安居景馨苑项目的实践证明了模块化集成建筑在效率、质量、环保等方面的优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长易军说,在“双碳”目标与城市更新双重命题下,模块化集成建筑既是“破题之钥”,更是未来所向。

模块化集成“新科技”还提升了房屋质量。比如防渗防水新工艺结合同层排水设计,有效减少渗漏风险;气凝胶、真空绝热板等A级防火材料的使用,以更低热导率实现“冬暖夏凉”;选用环保装修材料,从源头上减少有害物质释放,模块在工厂预制后通风静置可达3个月,充分散尽残留污染物等。

“工厂化生产优势在于标准高、效率快、质量好。”中建海龙总工程师王琼说,机械化智能化程度更高的生产线,让材料、误差、质量控制及检验检测等环节,均比传统现场施工更胜一筹;工厂精装的每个模块被赋予了唯一的数字ID,让质量问题永久可溯源。未来,随着技术不断迭新,工厂“智”造将推动“好房子”持续升级、越来越好。

(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冷媚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