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张蕴 通讯员 龙存晶
作为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和“两弹一星”精神的孕育地,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西海镇这座承载着红色记忆的高原小镇,正通过大数据、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线上实现配网规划、运行、抢修等业务应用及分析评价,全面提升供电优质服务水平,让百姓用电更放心、更稳定、更安全。
“十四五”以来,西海镇聚焦发展、产城融合,通过以加强城镇基础设施、提升城镇品位和促进城镇产业发展为主,全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海北电网也加快建设步伐,以110千伏滩变电站8条10千伏线路为试点,启动数字小镇——配网数字化示范建设,15项创新任务同步推进,为红色小镇添能蓄势。
“现在通过电脑就能实时查看1600多基杆塔的运行状态,就像给电网装上了‘千里眼’。”5月22日,国网海北供电公司运维人员何增祥运用无人机采集线路基础信息功能,110千伏银滩变电站4条10千伏线路的实时数据即刻映入眼帘。在传统配电网管理模式下,每月班组人员会耗费8个工作日开展数据核查治理,工作效率较低,影响配电网的正常运维,且台账信息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偏差、无高效核对数据手段。
为有效解决此类难题,该公司充分融合现有资源,利用无人机搭载的高清相机、北斗定位系统+高精度定位模块以及配网设备图像识别等技术,创新无人机智能巡检应用,能够快速、精准多角度完成杆塔及柱上设备信息采集数据自动传输,实现配网线路走经图、设备清单、设备参数自动比对,大幅度提升一线人员工作质效。
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西海镇电网正实现从人工运维到智能管控的跨越。经过不断调试完善,数字化小镇中同源一张图数据治理、数据“主人制”管理、气象分析应用、停电分析应用、业扩方案辅助编制、定值一张图应用等6个场景建设已搭建完成,日常巡检能力提升至原来的3倍,电网运维作业效率整体提高了80%。接下来,海北供电公司将与红色小镇同频共振,打造西海镇数字电网小镇样板,让梦想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