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王延斌 通讯员 岳新岳
5月的一个清晨,赵璐来到山东省日照市科技馆,给孩子们上一堂“微藻是什么”的课程。作为日照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日职”)海洋技术系教师,她在成为日照市科技馆科技辅导员的那一刻,便多了一份使命。
科技辅导员是从事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员。在日职,赵璐这样的科技辅导员就像是一座座桥梁,不仅连接起实验室与科技馆,更将科学成果与科学理念传递给社会公众。
每到周末,韩诗萧小朋友最期待的事情便是到日照市科技馆。那里有她最喜欢的“跟着博士学科学”课程。
“微生物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种类最丰富的生物体;它们看不见,摸不着,‘隐身’于土壤、水体、空气,甚至在我们体内……”来自日职的科技辅导员帅辉讲道。
“我们的任务就是将科学知识转化为生动课程,引导青少年从微观世界出发了解无穷世界,在学习中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使其主动向无尽未知发起追问。”帅辉说。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教育者扮演什么角色?日职党委书记肖梅认为,教育者的价值不仅在于课堂教学,更在于用专业知识点燃社会进步的火种。
在日职,这些理念被转化为实际行动。记者了解到,日职鼓励教师“走出去”,成为科技辅导员、科技特派员,实现从校园课堂到社会讲堂,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双向奔赴”。
在山东经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无尘车间里,碾茶经过石臼机细细研磨后,散发出抹茶特有的清香。在该公司总经理张蓝兮看来,他们能成功开发抹茶产品,离不开帅辉不定期的驻场生产指导。从解决生产参数优化、设备选型等实际问题,到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提高茶多酚转化率,帅辉助力公司提升日照绿茶附加值,充分体现出科技特派员以技术带动地方产业的能力与优势。
清香的抹茶见证了日职在农产品加工领域的科技赋能,在关系民生的水产养殖业,日职科研团队同样展现出硬核担当。
日照是水产养殖大市,2024年1月至11月,该市水产品总产量达到43.36万吨,但水产养殖却面临着弧菌污染的困扰。弧菌是南美白对虾养殖的头号“杀手”。而日职牛盛雯团队的最新成果《对虾新型凝集素抑制高致病性副溶血弧菌复制的机制研究》刚刚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该成果可有效对付弧菌,为解决上述难题提供了方法。
在科技战线上,科技专员一头连着高校院所,一头对接企业需求。在日职,不少教师也是科技专员,他们成为了日照企业发展的“技术桥梁”与“创新催化剂”。
例如,赵璐推动了微藻资源开发落地应用,领衔搭建了国内先进的微藻种质库;帅辉深入山东凯翔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其技术操作和生产过程、新产品关键共性技术开发等进行指导,推动企业实现绿色高值化生产。
日职党委副书记、院长苏海勇说,在日职,技术服务已成为课程内容动态更新的引擎、引领科研方向的“指南针”。通过将企业的技术难点带入科研项目和课堂教学,将实验室的创新研究成果导入企业技术项目,日职实现了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的常态互动,推进了教学与科研的全方位融合,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了沃土。
“科技专员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将专业技术能力转化为企业创新动能,再将产业需求转化为教学科研资源,形成‘技术服务企业—反哺教学科研’的良性循环。”苏海勇说,这让企业持续获得技术供给,使学校实现知识体系更新,为科研找到了转化出口。
如今,日职的高层次人才成为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智囊团”。他们以讲台为基础、以服务社会为使命、以科研创新为动力,持续深化产学研融合,推动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协同发展,持续增强新时代教育者的高质量“服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