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黄耀滕 邹雨沁
5月23日,中广核广西防城港核电三期工程建设动员大会在广西防城港市举行,标志着中广核防城港核电三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项目新建的5、6号“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单机容量120.8万千瓦,两台机组年发电量将达200亿千瓦时。这也是继防城港核电站3、4号核电机组后,我国西部地区新建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
据了解,防城港核电项目位于广西防城港市企沙半岛,是我国西部地区建设的首个核电项目,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其中,一期工程1、2号机组采用CPR1000技术,自2016年投运以来累计安全运行超3000天。二期3、4号机组采用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华龙一号”技术,于2024年全面建成投运,是我国西部地区最早的两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
据悉,“华龙一号”采用177组堆芯燃料组件、双层安全壳、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等多项设计特征,在安全性提升的基础上,反应堆堆芯功率较国内二代核电机组提升了约9%,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截至2025年3月底,防城港核电基地4台机组累计发电量超160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标煤消耗超4851.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3136亿吨,种植森林36万公顷,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长利介绍,中广核“华龙一号”产业链已带动5400多家上下游企业实现400多项关键设备国产化。
据介绍,防城港核电三期工程建设将创新采用“模块化施工”“数字化建造”等技术,预计高峰期将创造约1.5万个就业岗位,带动装备制造、建筑安装、数字化智能化等关联产业发展。
项目建成后,防城港核电基地总装机容量将突破690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530亿千瓦时,为加快国家综合能源安全保障区建设,助力广西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能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