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伟 邓瑾 李勇 科技日报记者 刘昊
“巡边的小道就是我的战场,44年,16000多个日日夜夜,11块界碑,我走过的巡逻路里程累计超过3次二万五千里长征……”近日,以“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为主题的思政课在广西百色12个县市区云端开讲,戍边国防民兵凌尚前讲述他扎根边防民兵哨所44年的感人故事,约9万名师生观看。
此次思政课首次采用“云课堂”的形式,由思政课教师围绕“古老历史多彩百色”“起义烽火红色百色”“爱我国防英雄百色”3个篇章展开讲述,并邀请奋战在各行各业的楷模代表、收获成长的儿童代表等作为主讲嘉宾,旨在让广大青少年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以建设家乡为己任,共同书写“边疆红城 千姿百色”的崭新篇章。
“这堂课太丰富啦!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军营和边防民兵们的生活,我深感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作为一名中学生,我要把爱国情怀转化为实际行动,争做有理想、勇担当、肯奋斗的中学生。”百色中学学生黄荟瑾在观看视频后激动地说。
地处边境的靖西市以布置“家庭作业”的形式让家长陪同学生在家里收看百色广播电视台推出的“边疆红城思政课”,让学生从小在边疆红色故事中厚植家国情怀。“当看到家门口的边防民兵冒着酷暑在边境线巡逻的镜头时,儿子的眼中满是自豪和坚定。我突然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血脉中家国情怀的延续。”陪孩子观看视频的家长陈先生说。
节目播出当晚,无论是在校自习的初中师生们,还是在家与父母相伴的幼小学生们,都准时守候在屏幕前观看,红城百色掀起学习讨论的热潮。
当地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创新采用“云课堂”形式,是将当地红色资源更好地转化为生动的思政教材,更全面覆盖全市中小学师生。下一步百色将不断丰富主题,创新红色文化教育形式,整合更多优质资源,持续做好“边疆红城思政课”这一品牌,推动红色文化在边疆校园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培养出更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为将红色文化、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百色市多所学校开展了红色主题班会、红色经典诵读、红色手抄报比赛、红色歌曲合唱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传承红色基因是一项系统工程,军地双方既不能零敲碎打、也不能各自为战。”百色军分区领导表示,百色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历史积淀深厚,红七军的足迹遍及右江河谷、戍边英模的精神长留南疆,红城大地镌刻下无数红色烙印,这些丰富的红色资源是开展国防教育的坚实依托和有力支撑。
目前,百色市已构建“一核、四片区”红色教育发展格局,累计挖掘、整合红色廉政教育资源40多处,串点成线,打造以革命传统教育与廉政教育、艰苦奋斗与乡村振兴、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等为主题的10多条现场教学精品线路;大力挖掘和弘扬红色革命精神,打造红色美丽村庄5个,高标准建成27所“国门党校”,配套打造界碑、口岸等一批现场教学点,形成国防教育基地“集群”。基地见学已成为红色文化进学校的有效拓展,让广大青少年在亲身体验中增强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使红色教育真正入脑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