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最新成果 拓展应用场景——2025第八届上海教育装备博览会观察

2025-07-01 17:20:58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李均

6月29日至7月1日,2025第八届上海教育装备博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吸引110余家优质企业参展,集中展示当前教育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与应用场景,展现中国教育迈向智能时代的深邃思考与前瞻探索。      

AI赋能教育,共建和谐校园

当前,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教育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机遇。在展会精心设计的“AI赋能教育·智启无限未来”主题区,智能教学系统、个性化学习平台等创新产品亮相,呈现了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成果。在浙江大沩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展台,观展者许星正在体验一套家校社数据中枢设备。该设备由沩星竞技π与沩来APP构成,其中,沩星竞技π通过人脸识别启动,支持开合跳、跳绳等多种项目,可在练习与竞技模式间切换,积累运动积分后可解锁AI语音作画等趣味功能,以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这套设备借助AI技术为每一位学生建立一套运动档案,方便教学管理人员对学生的运动能力进行跟踪指导,而全新升级的沩来APP支持家长端便捷查看学生的运动数据、完成情况及创意作画,教师端支持灵活布置差异化课后体育作业并进行追踪与智能反馈。”该公司综合部工作人员麦宜文介绍。

在华东师大科教仪器有限公司展台,一位小学生正在“AI心理疏导小屋”里与《西游记》人物对话,在随机点击“孙悟空”选项后,AI齐天大圣便开始为他开展心理疏导了。副总经理毛妙卿说,“AI心理疏导小屋”已经走进上海乃至全国的很多中小学校园,以多种形式守护学生心理健康。

筑牢安全防线,强化互动体验

近年来,校园霸凌问题日益严峻,不仅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也触动着社会的敏感神经。在展会的广东保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展台,一款校园防霸凌系统吸引了不少前来观展的教育工作者驻足。作为一套集语音识别、自动报警、即时通讯、数据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产品,该系统能够自动识别被霸凌学生发出的“救命”“打架”等求助关键词,并立即触发报警机制。该公司推广工程师邓乾冰介绍,这套系统还支持多端接警,帮助安保、教师等相关人员快速出警处理,实现了对校园欺凌行为的全方位、全天候监控与及时干预。

在部分企业展台,开展互动体验是一大特色。纹影仪是北京羽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一款实验辅助设备,其运用光在被测流场中折射率梯度正比于流场的材质密度原理,实现不可见气体、液体的流动等现象可视化,已在一些院校教学辅助、科学研究等场景中广泛应用。现场,十多位上海中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展台参观,其中一名男学生主动提出为同伴测量一杯40℃自来水挥发过程。“通过这位男生动手实验我们发现,40℃的水挥发状态,肉眼是不可见的,而通过他操作纹影仪就能直观地看到水蒸气挥发的过程。同样,当这位同学点燃一根蜡烛,也可以看到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因为分子量大于空气的平均分子量,是往下沉的。通过这套设备可以帮助青少年更好地理解自然现象,学习科学知识。”张栋介绍说。

重视劳动教育,凝聚多方智慧

劳动教育,是推进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途径。记者在展会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区看到,假期里,数十位少年儿童来现场体验木工、陶艺等劳动实践课程。从帮助学生了解空气动力学知识的风洞实验装置,到动手制作以空气为动力的玩具汽车,观展者可沉浸式感受教育装备如何助力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新课标背景下更好推进劳动教育提供无限可能。

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强调,除了传统的家政、园艺、陶工之外,还要注重运用新知识、新方法、新工艺,来开展有时代特征的劳动。博览会举办期间还召开了长三角学校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交流会,聚焦新课标背景下劳动教育与教育装备的深度融合,分享学校在劳动课程设计、实践基地建设、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从技术赋能、课程建设、基地转型、资源开发等角度展开深入研讨,共同探索适应教育现代化要求的劳动教育有效实践路径,推动区域资源共享与协同发展。

本届博览会突出技术赋能教育,由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指导,上海市教育学会主办,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育技术装备中心、上海教育装备行业协会承办,吸引全国各地的教育学者、行政管理者、科研人员、一线教师、行业代表等专业观众前来观摩交流。

责任编辑:李梦一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