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李禾
近日,“粤港‘组装合成’模块化建筑产业发展周”在香港举行。活动期间,作为全国首个聚焦模块化建筑的产业联盟,粤港澳组装合成模块化建筑产业发展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正式揭牌,《粤港“组装合成”模块化建筑跨境贸易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发布,8家来自广东的模块化建筑生产企业获得首批“组装合成”制造商认可证书。
据悉,联盟是经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展局共同指导,由中国建筑国际集团牵头成立。联盟聚合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资源,将推动粤港业界携手共建交流合作和优势互补机制,引领带动模块化建筑产业区域联动发展。
《指南》由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展局、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联合发布。《指南》的发布,将有效打通涵盖原材料进口、加工制造到出口报关及退税的跨境贸易路径,促进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为共建大湾区模块化建筑产业链提供制度支撑。
据介绍,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广州市以模块化建筑为突破口,通过布局数字设计、智能生产、智能装备、装配式装修、智能家居五条赛道,在全国率先给予模块化建筑6%的容积率奖励,未来五年,计划新建模块化建筑面积超600万平方米,努力打造全国模块化建筑技术应用高地。深圳市将模块化建筑作为发展高科技现代建筑业的重要举措,重点打造集模块化建筑研发、设计、生产、建造和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集群。目前,深圳市模块化建筑实施面积已超160万平方米。
《指南》发布后,在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支持下,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举办的模块化建筑企业座谈会在深圳举行。广东多地住房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以及超过30家模块化建筑企业代表参加座谈会,座谈会为粤港模块化建筑产业搭建了交流平台,也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筑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
业内专家表示,对于粤港澳大湾区而言,模块化建筑正从“效率工具”向“质量标杆”转型,为高效解决民生问题提供创新方案。粤港两地正以模块化建筑为切入点,合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粤港澳大湾区现代化建筑产业集群,协同助推模块化建筑产品、技术和标准的“出海”。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