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种+良法”让小桃子成为“致富果”

2025-07-01 18:41:22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黄依婷 科技日报记者 李禾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的桃园里,水蜜桃挂满枝头,树下鸡鸭成群,采桃人站上升降机,忙着采摘成熟果实,到处是丰收的景象。

作为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的水蜜桃种植大户、鑫旺水蜜桃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鑫旺合作社)负责人杨文兴在桃园里忙碌着。杨文兴说,合作社销售的桃子有20多种,销售时间从5月底持续到9月,可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

想种出好桃子,不仅要品种好,还得种植技术好。“关键之处在于使用的肥料。”杨文兴曾被当地评为首届“桃王”,经过多年摸索,探索出独特的“种桃经”。他介绍,自己很少对土壤使用化肥,而是增施有机肥和补充微量元素,使用猪粪、羊粪、鸭粪、豆饼、菜籽饼等,还把处理河蚌后剩余的蚌肉收集起来,经发酵用作肥料。此外,每年桃树林里的杂草、修剪下的桃树枝也被利用起来,碎草、碎枝后进行还田。“这些肥料含有硫、镁、钙、氨基酸、蛋白质等营养元素,改善了土壤中的养分。如今鑫旺合作社果园的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最高可达3.8%,平均达3%。”杨文兴说。

除了精选肥料外,杨文兴还与农业农村部南京农机化研究所、江苏省农科院等合作,在专家指导下,将水蜜桃树形结构重塑为“Y型”,这样能让桃树受到更多光照,也便于农机在树下穿梭工作。他还率先应用桃枝长枝修剪法,让每个桃枝开放更多桃花,花朵还能次第绽放,减轻寒潮或大雨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桃子也能获得最大光照,增加甜度等。目前,Y型桃园“宜机化”及长枝修剪新技术体系已在惠山区推广开来,示范带动成效显著。

杨文兴还通过“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作业来改善桃园环境,桃园农机化率超过86%。“平台机、旋耕机、割草机、无人机……仓库里的现代农机有二三十种。我想持续发展机械化,采用更现代的技术和管理,这样种桃事业才能长久。”他说。

鑫旺合作社的水蜜桃种植基地常年雇佣16名农村劳动力、40名临时工,水蜜桃销售旺季还提供20个大学生暑期实习与勤工俭学岗位。合作社不断扩大桃苗生产规模,辐射无锡市内外1500多名桃农,手把手传授水蜜桃栽培新技术;通过发展产业联盟扩大共享品牌优势,促进桃农共同致富增收。

杨文兴说,鑫旺合作社的桃子除了整果销售外,还开发了桃子酒、桃汁等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如有外表破损而无法售卖的桃子,就喂给鸡鸭吃,每一颗桃子都不会被浪费。”他说。

责任编辑:冷媚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