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冬小麦刷新高产纪录  亩产破800公斤

2025-07-01 19:40:04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王迎霞 通讯员 郭娇

803.41公斤!近几日,喜讯接连从宁夏农林科学院传来。该院农作物研究所选育的冬小麦品种“宁冬21号”经实收测产,亩产刷新宁夏冬小麦单产最高纪录。

在吴忠市利通区金积镇梨花桥村和塔湾村“冬小麦—青贮玉米一年两熟制”高产示范田内,黄澄澄的麦穗垂着低低的头,承载着科研人员的成果与农家丰收的希望。伴随着联合收割机的轰鸣声,沉甸甸的麦穗被卷入机器,麦粒倾泻而出。这就是“宁冬21号”。

“宁冬21号”是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科研团队多年潜心攻关的结晶,于2022年通过宁夏回族自治区品种审定。该品种在选育之初即立足宁夏灌区生态特点,针对冬季冻害、春季干旱、后期干热风等关键限制因素和麦后复种一年两熟制发展需要定向改良。

“这个品种的核心优势在于抗寒越冬能力强,能抵御宁夏冬春季低温干旱的考验,从而为高产奠定基础。另外,它株型紧凑、茎秆弹性好,能有效避免中后期倒伏造成的产量损失;品种属高水肥型,亩收获穗数和穗粒数多、千粒重稳定,增产潜力大;早熟性状突出,较灌区对照品种早熟4—6天,为后茬复种作物有效增加了生长积温。”课题主持人、该所副所长张维军介绍说。

两天内,第三方测产专家组严格按照农业农村部高产创建实收测产规程进行测产。梨花桥村230亩示范田实收测产2.195亩,经扣除杂质、折算成标准水分13.0%,亩产达到803.41公斤;塔湾村120亩示范田实收测产5.05亩,亩产达到752.56公斤。

“宁冬21号”取得佳绩,离不开良种、良法、良田、良机、良技“五良”配套。先进技术有效助力了增产丰收。高产田采用窄行精量匀播技术,实现了施肥、旋耕、播种、铺设滴灌带一体化作业,确保下籽均匀、播深适宜、行距一致、苗壮苗齐,相比传统播种方式可节省15%的用种量,并有效提升了田间光热资源的利用效率。播种前采用拌种处理,则有效防治了苗期病虫害发生。

精准管理也功不可没。该品种全生育期全程应用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了各生育阶段水分和养分需求的精准及按需供给,避免了传统灌溉施肥引起的贪青晚熟和脱肥早衰问题。科研人员及时进行“一喷三防”,有效预防病虫害发生和干热风的影响,促进了籽粒饱满,挖掘出高产潜力。

“‘宁冬21号’及配套高产技术的成功实践,是我们长期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送进农民家’科研宗旨的生动体现。”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所长蔡进军表示,“我们将继续围绕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宁夏农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加速品种示范推广步伐,深化配套栽培技术优化普及,让科技创新的力量持续转化为沉甸甸的果实!”

(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冷媚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