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发现油菜增产关键新基因

2025-07-02 20:16:17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油菜作为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其年产油量占国产油料作物总产油量的50%以上,产量提升直接关系国家粮油安全。记者2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获悉,该所油菜遗传育种创新团队首次揭示分子伴侣基因BnaC01.CCT8调控油菜产量的分子机制,并发掘出优异等位基因,为油菜高产分子育种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期刊《植物生物技术杂志》上。  

“角果长度和种子重量是决定油菜产量的核心农艺性状,但长期以来,调控这两个性状的关键基因及作用机制尚不明确。”论文通讯作者、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员顿小玲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研究人员通过化学诱变技术获得了角果变短、种子变轻的突变体,并利用图位克隆技术,历经5年系统研究,成功锁定了控制该表型的关键基因BnaC01.CCT8——这是一个在植物中高度保守的分子伴侣基因,属于T-复合体多肽1家族。  

在模式植物拟南芥和油菜中进行的功能验证显示,当BnaC01.CCT8发生突变时,角果长度和种子重量显著降低;而过量表达该基因则能显著促进角果和种子发育。“这就像给油菜安装了‘增产开关’,精准调控激素平衡来提升产量。”顿小玲说。  

田间试验数据印证了该基因的增产潜力。在湖北汉川的试验基地,过表达BnaC01.CCT8的油菜新品系表现出显著增产效果:角果长度较野生型平均增加11.6%,千粒重提高24.6%,单株产量提升25.3%。  

目前,该团队已将BnaC01.CCT8优异等位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与杂交育种、基因组选择等技术结合,培育出多个高产油菜新品系。这些品系在长江流域和黄淮地区的多点试验中表现稳定,预计将为我国油菜产业提质增效提供有力支撑。

责任编辑:陈可轩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