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谋振兴:引入新品种  收获新模式

2025-07-04 12:28:40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王延斌 通讯员 刘佳

7月1日,是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苟王庄村的大喜日子。当日,该村迎来了历史上首次土地流转分红。“这是献给党104周岁生日最好的礼物。”当看到村民们喜笑颜开地拿到现金红包时,山东省畜牧局驻苟王庄村第一书记高捍东非常激动。

一年前,他带领村民在流转的110亩地种上了功能性小麦新品种济紫麦1号。如今,这片土地喜获丰收,这意味着高捍东和同事们探索实践的“800元保底+夏秋二次分红”新模式首战告捷。

所谓“800元保底+夏秋二次分红”模式,是指种麦子前,先给村民支付800元的土地流转保底费。小麦收获后每亩增加的效益村集体和村民均分,分别是126元。最后,每亩地的浇水费33元由村集体承担,再加上小麦的粮补,这样农民从每亩地得到的收入就突破一千元了。

高捍东调查过,在整个阳信县,村民流转土地的现有案例都没有超过这个价格。这让他非常自豪。

“这个模式之所以能成功,也要感谢省农科院的好品种以及专家的种植指导,这给了我们很大的底气。”高捍东感慨,“我们种功能性小麦就是‘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的生动实践。”

高捍东到苟王庄村时,该村刚刚完成土地流转,但种什么呢?2024年春节一过,高捍东带队到山东省农科院寻求品种技术帮助,济紫麦1号让他眼前一亮。

济紫麦1号是该院作物研究所培育的紫色小麦新品种,2019年通过山东省审定,具有高产、抗倒伏、花青素含量高等特性,主要用于特色面制品加工。该品种在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518.82公斤,比对照增产显著,订单种植模式使农户收益提升20%以上。

介绍完上述特点,济紫麦1号主要育成人、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所长曹新有研究员拨通了济紫麦1号生产经营商——山东人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人和农业)总经理李东旭的电话。很快,三方就敲定了秋播播种的方案。由人和农业供应种子,作物所小麦栽培专家李升东现场指导播种以及后期的田间管理。

“济紫麦1号是我们追踪好多年选定的一个紫麦品种,产量高、抗病、抗寒、抗倒伏,2022年在济宁市梁山县专家实打亩产达720.71公斤,是同类型品种里的佼佼者。”李东旭说,如今,他不仅发展成为了国内规模较大的紫小麦商品粮供应商,更把二产的生产加工、三产的销售经营打通,实现济紫麦1号的全产业链发展。李东旭提到,济紫麦1号加工的面粉及相关食品品质得到“与辉同行”“小明正能量”等各大主播的认可和长期合作。

今年苟王庄村紫小麦丰收,110亩“样板田”共收粮11.66万斤,亩均产量1060斤,最高亩产1360斤,实现收入16万元。这个产量,给村民们带来了惊喜。

高捍东向记者透露:下一步,他们将与人和农业深化合作,从种植紫小麦延伸到加工销售,进一步提高村民和村集体的收入,打造一个特色功能性小麦全产业链的乡村振兴样板。

责任编辑:王倩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