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新专业首登本科目录  瞄准未来产业开启交叉培养新赛道

2025-07-04 12:44:07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今年,教育部更新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增列29种新专业,纳入2025年高考招生。其中,布点在北京高校、与科技领域直接相关、今年招收本科生的有3个专业,分别是智能视听工程、碳中和科学与工程、低空技术与工程。

“智能视听工程专业在教育部专业目录中属于电子信息大类,与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同属此列。该专业设立的背景是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视听行业成为信息传播和文化消费的核心领域。”中国传媒大学智能视听工程专业负责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亚娜表示,智能视听工程专业是教育部于2025年特别设立的,旨在以人工智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其最大特点是人工智能与视听工程的多学科交叉、多技术耦合、多领域渗透。

《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国内以网络视听业务服务为主营业务的存续企业有66万余家,市场规模巨大。目前,视听技术全产业链对以数字化、网络化为关键技术的视听技术人才的需求量每年以数万人的速度增长。

“目前,AI赋能视听产业的应用已初见端倪,例如智能拍摄设备已开始出现。此外,国内外众多视听龙头企业也在逐步布局智能视听产业。因此,未来五到十年,国家及全球社会对该产业的人才需求非常大。”张亚娜说。

今年9月,北京科技大学将作为首批高校之一开设碳中和科学与工程专业。据北京科技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长侯新梅介绍,作为新设立的本科交叉工程类专业,“碳中和科学与工程”专业以“低碳设计—绿色制造—循环再生”为主线,紧密依托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两大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深度融合计算机、环境、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优势学科,设置了可持续材料和低碳冶金两个专业方向。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致力于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要求学生系统掌握低空飞行器设计制造、低空导航与控制、低空交通管理等多学科交叉知识。学生毕业后应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先进设计软件和实验测试手段研发低空飞行器;拥有良好的创新思维,可以针对低空复杂环境下的技术难题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同时要有严谨的工程伦理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能在低空产业相关企业、科研单位中胜任技术研发、项目管理、设备维护等核心岗位,为低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力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责任教授蒙志君介绍。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涵盖理论与实践教学。理论课程包括低空飞行器总体设计、气动设计、能源与动力系统、低空飞行原理、结构设计与制造、自动控制原理、飞行控制系统、人工智能及其航空应用,以及全英文授课的城市空中交通管理。实践教学环节比重较大,包括低空飞行器项目认知实践、进阶实践和综合实践,让学生在‘做中学’,强化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蒙志君说。

(北京市科协融媒体中心供图)

责任编辑:王倩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