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颉满斌 通讯员 王占辉
盛夏时节,漫步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十八里堡乡的曹家湖水库,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动人的生态画卷:整洁的岸堤蜿蜒舒展,清澈的水面如同一面明镜,将蓝天白云倒映其中。岸边的美景与碧水清波交相辉映,无声滋养着沿岸的村庄与田野。白鹭不时掠过天际,鸳鸯、野鸭悠然嬉戏,生动诠释着人与水、水与城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我在这儿住了大半辈子,明显感觉曹家湖周边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大家的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希望咱们的家园绿水青山常驻。”十八里堡乡曹家台村村民文树科感慨地说。
古浪河湖管护的精彩篇章,始于一张严密的“责任网”。三级“河湖长制”全面覆盖全县水系,200名河长、17名湖长化身水系“守护者”,为每段河流配备专属“管家”,实现精细化管理。212块醒目的公示牌伫立河湖岸边,既公开责任,也搭建起群众监督的桥梁,让河湖管护工作更透明、更高效。
在大靖河三台村段,全国人大代表李光霞书写着独特的巡河故事。入汛后,她带头组织村民清理河道杂物,疏通堵塞沟渠。从起初的零星几人,到如今全民参与,清理河岸垃圾、劝阻不文明行为已成为村民的日常习惯,爱水护河理念深入人心。
古浪县还精心为河湖送上“美颜套餐”,全力推进河道生态治理。古浪河河道治理工程不仅提升了防洪排涝能力,更让两岸焕发生机,绿意盎然。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堪称生态治理的“点睛之笔”。这片占地153亩的人工湿地,犹如城市“绿肺”,其中60亩潜流湿地与93亩表流湿地协同运作,200多万株黄菖蒲、水葱等水生植物错落生长。
“去年种下的植物,今年进入关键管护期。”武威市生态环境局古浪分局检测站站长蔡文武介绍,“这片湿地每年能削减大量污染物,处理后的尾水用于城区绿化,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
如今,红色木栈道贯穿湿地,鸢尾花随风轻舞,这里既是生态净化地,也是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河湖生态建设与管护并重。古浪县创新推出“人防+技防”管护模式,为河湖装上“智慧大脑”。专业化巡河护河队伍分区巡查,不留死角;智慧河湖管理平台实时监测水质、水位,让河湖状况一目了然。同时,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的广泛开展,让“护河”理念走进千家万户。
近年来,古浪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通过制度创新、工程提质、智慧管护等多维度发力,推动县域河湖从“治理”迈向“智理”。如今,大靖河、柳条河等3条河流获评市级美丽幸福河湖,古浪河县城区段入选省级建设名单。从“治水”到“护水”,古浪县正让碧水清流化作滋养百姓的幸福源泉,奋力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