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链”支撑铁路、海运数据建立可信流通链路

2025-07-04 20:01:19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崔爽

多式联运是我国航运贸易中物流运输的重要方式,贯通一、二、三产业,连接生产和消费。打通多式联运各环节数据堵点,实现数据安全可信流通,进一步提升联运效能,是航运贸易参与各方持续努力的重点。

记者7月4日从国家区块链技术创新中心获悉,我国区块链技术体系“长安链”支撑铁路货运数据与不同主体的海运数据,建立起可信安全的流通链路,形成多式联运物流动态感知闭环,实现“一站式”查询和服务。这对于提升我国生产、物流、交易、结算等贸易全链条效能,实现航运贸易物流降本增效,具有关键意义。

据了解,过去由于铁路、海运物流数据各自分布在铁路运输企业、港口、船运公司自身的平台上,贸易企业、生产企业和金融、保险机构等单位需要登录不同系统查询,才能获取货物在各段的运输信息,效率较低,影响了场地租赁、生产计划安排等工作,成为物流效率进一步提升的瓶颈。

此次,依托区块链重点专项,上海港、陆海新通道等协同国家铁路集团,基于“长安链”开展多式联运业务,实现货运数据横向打通,通过铁路运踪信息的可信互通共享,整合铁路、公路、港口、海关、船舶等数据,提供全流程运踪信息“一站式”查询服务。

“运用‘长安链’推进货运寄递数据、运单数据、结算数据、保险数据、货运跟踪数据等共享互认,实现托运人一次委托、费用一次结算、货物一次保险、多式联运经营人全程负责。通过数据要素的有效整合和应用,有效提升我国贸易全链条的质量和效率,实现全社会物流降本增效。”国家区块链技术创新中心首席专家、清华大学教授陈婧表示。

成效正在显现。一车皮货物,从位于四川的铁路城厢站装车,几天后到达上海芦潮港卸货、装船,沿途经过重庆、湖北、安徽等省市,每个时间节点的轨迹清晰可查。“停留地点、时长等信息有任何变化,货主、承运商都可以第一时间掌握,随时做好货物接收、运输衔接、优化运力资源配置等工作。”上海一家贸易公司负责人丁先生表示。

资料显示,自2021年初问世以来,“长安链”已支持大批国家级和国内超大城市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涵盖国家级税务服务、可信数字身份、政务服务、跨境贸易等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加速助力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底座”。

责任编辑:陈可轩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