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李丽云 朱虹
7月1日至2日,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东北中心(以下简称“东北中心”)开展耐盐碱水稻品种及配套技术试验基地田间检查。此次活动由东北中心牵头联合院水稻体系共同推进,黑龙江省农科院及东北中心各科研团队骨干20余人组成检查组,现场指导、查缺补漏,为秋季测产观摩会提前谋划、夯实基础。
检查组一行先后深入大庆分院、齐齐哈尔分院基地,以及安达市先源乡红星屯、林甸、梅里斯等多个试验示范点,针对田间水稻生长态势、品种特性表现及配套技术应用情况开展实地勘察,并从品种适应性、栽培管理细节等方面进行专业点评,现场提出优化建议,为科研工作靶向“问诊”。
在总结会上,黑龙江省农科院副院长、东北中心主任卢淑雯对各课题组在项目落地、试验田精细化管理及任务指标推进等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效给予高度肯定。她针对下一阶段科研重点提出三点建议:强化品种与成果培育攻坚;紧扣产业需求校准科研定位;全链条提升产业附加值。
此次田间检查专家组通过跨团队的现场交流与协作,对及时发现并解决技术瓶颈、优化科研协作机制具有关键意义,为东北中心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奠定基础,也为我国盐碱地综合利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注入强劲的农科动能。
(受访单位供图)